逆势增长的短剧
近期沉迷在“短国”不可自拔,不得不说短剧真的太适合现在高压且快节奏的生活了!时长短,制作周期短,内容质量却在快速提升,短剧的制作链条已经越来越成熟,在经济普遍低迷的状态下,短剧却在逆势增长,身处其中的人不可谓不幸运。
资本向来都是逐利的,闻着味儿早早就吻了上来。在短国,已经有了相对成熟并快速发展的“厂牌”,如听花岛、星链无限、萤火悦动、容量短剧,唐音短剧等等......这些大大小小的版权方正在上好发条,持续高产,不断“喂饱”越来越多的看客。
但是,短剧真的需要和长剧去比较吗?短剧真的只能靠流量或者收费来衡量其价值吗?短剧内容真的需要严格监管吗?随着短剧的井喷式发展,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
下面说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很多人会把短剧和长剧拿来比较,诚然,短剧的制作速度和生命周期在被压缩到极致的情况下是无法保证尽善尽美的,但是不可否认,短剧种类繁多,让星星点点的网络作者的小说快速落地,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快速看剧需求,可选择的种类也很多,其次,很多剧情虽然鬼畜,但是内容上的爽感是目前的长剧无法给到的。我们拿短剧和长剧比较,都是比演员、比服化道、比剧情设计,比制作水平等等,实际上这完全没有可比性,观众会用实打实的流量投票。如此一来,很多人又会觉得短剧内容需要严格监管,因为有些地方可能直白或者鬼畜,实际上短剧作为长剧和电影的补充,填补了之前没有的空白,架起了不限题材的小说快速影视化的桥梁,成为了影视供应链里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十分有意义和价值的。
短剧的未来
但短剧只是这样吗?实则不然。在红果短剧的APP上突然上线了一个功能,引起了我的注意,看短剧的过程中,只需要在iPad上点击屏幕,就可以跳出“搜索同款”的标识,进而跳转到抖音购买页面,是不是既有点儿熟悉,又有点儿陌生?没错,这很像长剧一直以来的PPL广告植入,但是又极大程度上的缩减了整个购买决策环节,长剧上的广告植入,更多就是起到品牌宣传的作用,实际上在购买侧的影响力很难评估,但是依托于字节体系,可以将广告植入直接与购买数据挂钩,也许未来我们还能看到短剧带货榜和短剧红人带货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短剧还可以无痛跟现在的直播带货挂钩。同时,一些品牌方已经开始用短剧进行营销,比如“THE WHOO”的天气丹通过短剧营销的方式开始宣传自家的产品。
未来,假设类似于红果短剧这样的平台与上游小说版权方,中游短剧厂牌、短剧、短剧核心演员、品牌方和下游的目标消费者这样的上下游供需链条完全打通,不仅可以在国内市场,甚至还可以依托其体系的海外平台,在国际上发展,更甚者可以帮助影视更加轻量化地丝滑出海。如此其经济价值不一定会比长剧市场小,怎么说也是上万亿的蓝海市场。所以我认为不应该小看短剧,发展好的话,短剧的未来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