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打通短剧从“创意”到“市场”堵点 四川将孵化10部新能量短剧

让优秀作品不再“停留在方案阶段”,真正实现“创作有保障、落地有路径、传播有渠道”。10月21日,“帧启万象 剧绘四川”新能量短剧创作征集行动计划终评评审系列活动在成都大邑落幕。

让优秀作品不再“停留在方案阶段”,真正实现“创作有保障、落地有路径、传播有渠道”。10月21日,“帧启万象 剧绘四川”新能量短剧创作征集行动计划终评评审系列活动在成都大邑落幕。

IMG_256

活动现场 图据主办方

该计划由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指导,自今年5月启动征集以来,受到全国创作力量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不仅为四川短剧创作注入了优质内容活水,更以“专业评审+全链扶持+产业协同”的创新模式,成为全国短剧“规范化、精品化、产业化”发展的鲜活样本。

13人专业评审团

以“多维标尺”树四川短剧品质标杆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活动自启动征集以来,该计划凭借清晰的创作导向吸引全国数百位创作者参与,经初评、复评筛选出30部入围作品进入终评。

终评评审会上,13位评审代表组成的终评委员会从思想性、艺术性、制作可行性、传播价值等维度进行综合评议,并以记名投票方式最终确定10部优秀作品,分别入选“新能量·西岭项目”“新能量·贡嘎项目”孵化名单。

IMG_257

活动现场 图据主办方

此次入围的优秀作品,紧扣“剧见山河”“剧说法则”“剧传经典”“剧见非遗”四大方向,既有诠释法治精神、展现基层治理的现实题材,也有非遗活态传承元素的文化题材,更有以川西山水、市井烟火为背景的文旅题材,精准呼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微短剧+”行动计划要求,为四川短剧创作划定“思想深度与艺术温度兼具”的品质标杆。

10部佳作获资金与资源双赋能

构建短剧生态闭环

针对短剧创作“资金缺、资源散、传播弱”的行业痛点,成都电影集团将行业管理部门指导下,会同相关战略合作伙伴共同作为该行动计划的主要合作孵化方,构建“资金+资源+传播+衍生”的全维度扶持体系。

3部“新能量·贡嘎项目”和7部“新能量·西岭项目”落地实施项目将获得相应的合作孵化资金投入支持,直接缓解创作团队资金压力;主办方还将协作提供专业拍摄场地、设备租赁、制片团队资源协调,提供从立项备案到制作的全流程协同;同时将联合央广网、芒果TV、咪咕数媒设立专属展播专区,依托亿级流量实现“优质内容+精准触达”,共同探索“短剧+数字产品”IP衍生模式,推动作品从“内容输出”向“价值变现”延伸。

这种“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孵化逻辑,彻底打通了短剧从“创意萌芽”到“市场落地”的堵点。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赋能”

为全国短剧高质量发展提供“四川方案”

此次行动计划的落幕,标志着短剧创作从“分散化探索”迈向“系统化孵化”的新阶段。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专业评审”解决“内容同质化”问题,通过“全链扶持”解决“落地效率低”问题,通过“产业协同”解决“生态活力弱”问题,形成了一套“从创意筛选到价值变现”的完整解决方案,这与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倡导的“融合化、专业化、国际化”产业趋势高度契合。

“这不是一次孤立的征集,而是为短剧行业搭建‘创意与产业对接’的长效平台。”成都电影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常态化开展“帧启万象 剧绘四川”新能量短剧征集行动计划,同时会同成都高投兴邑公司共同打造成都高新西湖科技园—西岭短剧实景创制基地,构建“项目征集-实景拍摄-资金赋能-产业落地”的完整生态链。

成都高投兴邑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充分发挥成都高新区与大邑县结对联动优势,成都高新西湖科技园将为短剧创作提供“硬件支撑”与“场景资源”,构建从政策扶持、人才培养、专业化园区、配套服务到多元化资金支持的产业生态,打通“内容-场景”转化通道,推动影视企业、项目和人才聚集发展。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