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与评论

一年狂揽700亿?微短剧凭什么让6.9亿人“上头”?

当你在通勤路上刷到“女主逆袭手撕反派”的片段,当父母在饭后捧着手机追完一整部1分钟更新的剧集,微短剧早已悄悄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当你在通勤路上刷到“女主逆袭手撕反派”的片段,当父母在饭后捧着手机追完一整部1分钟更新的剧集,微短剧早已悄悄渗透进我们的生活。这个曾被视作“快餐内容”的赛道,如今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成绩单——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700亿元,用户覆盖近7亿人。今天,我们用5组数据拆解微短剧的“爆火密码”。

01

市场规模:

从“小众赛道”到“百亿蓝海”,5年翻了20倍

如果说2020年微短剧还处于“萌芽期”,那么2024年就是它的“爆发年”。数据显示,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首次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58.97%,直接超过了同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约490亿元);而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已达350亿元,按此增速,全年将轻松突破700亿元大关。

从2021年的35亿元到2025年预计700亿元,短短5年时间,微短剧市场规模翻了20倍,成为影视行业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

IMG_256

IMG_257

IMG_258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2025年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格隆汇勾股大数据

02

用户画像:

6.96亿人在看!18-25岁年轻人是“主力军”

截至2025年6月,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96亿人,占全国网民总数的68%——这意味着,每10个上网的人中,就有近7个看过微短剧。

从年龄分布来看,年轻群体是绝对主力:

18-25岁用户占比35%:大学生、职场新人更爱“快节奏剧情”,古装甜宠、都市逆袭类题材最对他们胃口;

26-40岁用户占比30%:上班族利用通勤、午休等碎片时间观看,偏爱现实题材、悬疑类作品;

40岁以上用户占比25%:中老年群体喜欢家庭伦理、怀旧向内容,部分平台甚至推出“大字体版本”。

性别方面,女性用户占比55%,比男性高出10个百分点。女性更关注情感线丰富的剧情,男性则偏爱武侠、科幻、军事等“强冲突”题材。

IMG_259

IMG_260

数据来源:QuestMobile《202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微短剧用户洞察报告》

03

题材偏好:

都市剧“霸榜”,现实题材正在崛起

不再是单一的“爽文套路”,如今的微短剧题材早已“百花齐放”。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

都市题材占比35%:稳居第一,其中“职场逆袭”“甜宠恋爱”类作品最受欢迎,比如《我的职场双面镜》上线10天播放量破5亿,靠“女主反击职场PUA”的剧情引发共鸣;

古装题材占比25%:服化道升级带动热度,《锦绣长安行》凭借“非遗元素+权谋剧情”,成为上半年古装剧口碑TOP1;

悬疑题材占比15%:“短平快”的反转适配微短剧节奏,《暗夜快递》以“每3集一个案件”的模式,吸引大量男性用户追更;

现实题材占比10%:虽占比不高,但增速最快(同比增长40%),《社区里的向阳花》聚焦社区志愿者故事,被网友评价“接地气、有温度”。

IMG_261

数据来源:云合数据《2025年中微短剧内容监测报告》

04

平台格局:

短视频平台“领跑”,三足鼎立成定局

目前微短剧市场已形成“短视频平台+长视频平台+独立平台”的三足鼎立格局,其中短视频平台凭借流量优势占据主导:

短视频平台:抖音(35%)、快手(25%)合计占比60%,竖屏播放、算法推荐精准触达用户,比如抖音的“短剧频道”日均播放量超10亿次;

长视频平台: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合计占比20%,主打“精品化”,比如腾讯视频的《时光里的我们》邀请知名演员出演,单集制作成本超50万元;

独立微短剧平台:红果短剧、番茄短剧等合计占比20%,以“免费观看+广告分成”模式吸引下沉市场,部分平台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90分钟。

IMG_262

数据来源:易观智库《2025年中国微短剧平台竞争分析报告》

05

未来趋势:

不止“爽感”,精品化、合规化是关键

尽管微短剧当下热度正盛,但“内容同质化”“部分剧情低俗”等问题也逐渐显现。不过从数据来看,行业正在向“高质量”转型:2025年上半年,制作成本超10万元/集的微短剧占比达30%,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同时,广电总局加强监管,上半年下架违规微短剧210部,规范行业发展。

对于观众而言,微短剧的“吸引力”从来不止于“快”,更在于“懂”——懂碎片时间的需求,懂不同人群的喜好。未来,随着技术(如AI辅助制作)、内容(如IP联动)的升级,这个“百亿赛道”或许还会带来更多惊喜。

关键词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