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短剧出海收割机——
ReelShort们如何用中式配方撬开欧美钱包?
一种现象一旦衍生成为一种文化
便具有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01 欧美市场:短剧出海的“金矿”与入场券
2025年海外短剧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据DATAEYE数据:“2025Q1,美国、日本和东南亚位列收入榜前三,收入分别为1.62亿美元、3216万美元和3061万美元。TOP3市场合计贡献67%的收入,六大核心市场占据82%的份额。”
当前市场呈现双巨头领跑格局,点众科技旗下DramaBox与枫叶互娱旗下ReelShort合计占据超60%的市场份额,其商业运作模式被视作行业标杆。
02 头部玩家运作模式拆解
● ReelShort:本土精品化的破圈者
1.内容策略:IP改编+深度本土化
作为以互动剧起步的平台,ReelShort早期通过彻底的本土化策略实现市场突围,从海量网文IP中筛选契合欧美价值观的题材,交由本土创作团队完成拍摄制作。从2023年开始,就与美国当地的制作团队和演员合作,致力于打造本土化短剧。
2.技术赋能:AI降本增效
创新采用AI生成素材+真人拍摄的混合制作模式,由AI负责10秒级剧情片段生成及多语言适配工作,使单部剧制作周期缩短30%,同时依托用户行为数据动态优化叙事节奏,进一步提升内容吸引力。
3.变现闭环:内购充值主导
延续单集解锁+会员加速模式,美国市场贡献近半收入,但受限于本土产能,曾面临更新慢的增长瓶颈。
● DramaBox:规模化破局的后来者
1.内容供给:翻译剧先行+本土补位
“参考整体收藏量的话,DramaBox上翻译短剧的整体人气应该是海外自制短剧的3-5倍,前者几乎毫无疑问是平台用户的主要消费内容。”
平台初期通过大批量译制国内已验证成功的爆款短剧(如《豪门秘辛》系列)快速填充内容库,上线仅3个月下载量便突破5000万次,目前已形成稳定的内容生产体系。
2.投流核心:数据驱动精准投放
依托点众科技积累的海外投流经验,采用高投入换高转化策略,单部剧投流成本占比虽达60%,但通过在TikTok、Facebook等平台开展素材A/B测试,将北美用户付费转化率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的1.8倍。
具体到题材层面,很难忽略DramaBox重视男频短剧,因此DramaBox的用户画像也在悄然改变,男性用户的占比接近一半。
3.市场延伸:多区域梯度布局
采取高端市场卡位+下沉市场渗透的梯度策略,先以北美高付费市场奠定收入基础,再将译制剧下沉至东南亚市场。针对当地用户付费能力有限的特点,探索广告解锁+轻度内购的混合变现模式,实现流量价值最大化。
● TouchShort:版权复用的快迭代者
1.内容储备:千部版权的测试池
依托国内积累的上千部短剧版权构建核心内容优势,通过多语言翻译先行上线测试海外用户口味,数据验证成功后再启动本土化翻拍。
2.全链路闭环:日级迭代机制
实现编剧-拍摄-投放-变现全环节自研可控,建立日级内容迭代机制——每日新增剧集上线的同时,同步收集用户行为数据,针对欧美观众剧情耐药性低的特点,将叙事节奏放缓20%,并将单集核心爆点控制在3个以内,有效提升用户留存率。
3.品牌联动:文化输出轻表达
摒弃刻板文化符号,通过华人霸总、亚洲科研大牛等立体角色塑造正面文化形象。
● iDrama:网文IP延伸的 新锐军
1.IP转化:网文改编的天然优势
据掌阅科技披露,一季度海外短剧平台iDrama累计新增用户近20万,在美国、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等市场表现突出,多次跻身App Store与Google Play娱乐类畅销榜TOP50,核心付费指标稳居行业前列。
2.技术布局:AI短剧先行试水
掌阅科技出品短剧《遮天》上线海外短剧平台iDrama。该剧主打AI技术与实拍画面的深度融合,也是国内经典大IP与AI技术创新融合的代表作品。
● Minishorts:免费模式的搅局者
1.模式复制:海外版“红果短剧”
作为字节跳动旗下平台,主打免费观看+广告变现模式,通过贴片广告与会员去广告增值服务的组合,精准吸引预算有限的年轻用户。
2.全球协作:剧本本地化+摄全球化
采用全球统一剧本框架+区域定制化拍摄,如在欧美侧重家庭温情线,东南亚强化逆袭爽点,试图以规模效应摊薄本土制作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