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国家级标准赋能微短剧生态升级,“繁星指数”北京工作室落户怀柔

微短剧正迎来爆发式增长,“繁星指数”将以北京工作室为支点,串联主管部门、行业主体与广大受众,在做好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持续立足“繁星”IP,以多样态活动和产品赋能地方产业、构建健康生态。

11月22日,在中国影都短剧产业发展一周年成果发布会上,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微短剧委员会会长、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阚平领衔的“繁星指数”北京工作室正式落户中国影都,将以国家级标准赋能微短剧生态升级。

“繁星指数”是由西安交大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信息科技等交叉学科优势力量构建的持续升级的全量搜索大数据平台,已对万部以上作品开展研究和评估,推出多份行业洞察报告,精准呈现行业发展趋势与爆款创作密码。自创办以来,“繁星指数”始终坚持“数据入围、专家评定”原则,开展各类微短剧评价活动,一年多来通过主题交流、优秀案例推选等多元形式,已成为链接创作者、平台方、投资者的重要桥梁。

“此次落户中国影都,正是看中这里短剧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不仅有力度强劲的扶持政策、全方位的产业服务,更集聚了93家涵盖内容创作、拍摄制作、特效后期、宣传发行等环节的全链条短剧相关企业,与我们贴近产业一线的需求高度契合。”“繁星指数”北京工作室负责人表示,“这是一次强强联合、共赢共生的合作。落户中国影都后,我们将依托其优质拍摄制作基地、完善产业配套资源与充足人才储备,让评价标准从‘行业指引’进一步向‘实践赋能’深化,既为工作室带来更贴近产业一线的发展机遇,更能通过精准数据量化与资源对接,助力行业告别‘野蛮生长’,迈向精品化、可持续发展新阶段。”

同时,“繁星指数”组建了涵盖广电总局审片专家、高校学者、头部平台与影视公司负责人的权威团队,从主流价值、审美呈现等多维度为内容质量保驾护航。怀柔作为全国数字视听产业高地,正全力建设中国数字视听制作中心和北京大视听网络微短剧创作服务基地。工作室的入驻,将以专业的“微短剧朋友圈”为纽带,为怀柔中国影都链接全国优质创作、投资、发行资源,推动形成“标准指引创作、创作集聚产业、产业反哺生态”的良性循环,为产业发展开辟新增长点,实现“专业测评体系”与“产业集聚高地”的双向奔赴。

当前,微短剧正迎来爆发式增长,“繁星指数”将以北京工作室为支点,串联主管部门、行业主体与广大受众,在做好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持续立足“繁星”IP,以多样态活动和产品赋能地方产业、构建健康生态。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