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与评论

短剧行业需要王家卫吗?

抽帧画面、手持镜头、粤语独白、暗黄色调......如果不说这来自短剧《一见钟情》,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王家卫的诸多电影。

抽帧画面、手持镜头、粤语独白、暗黄色调......如果不说这来自短剧《一见钟情》,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王家卫的诸多电影。

《盛夏芬德拉》之后,短剧厂牌“马厩制片厂”再次带来质感佳作《一见钟情》。

这可以说是马厩制片厂一场“脱缰的冒险”。整部作品没有传统短剧的狗血、套路,取而代之的是个人色彩浓厚的画面风格以及落地、真实、小火慢炖的美好情感。

其实,这并非马厩制片厂首次“反其道而行之”,随着《盛夏芬德拉》《嫁给喻先生》《小狗抓蝴蝶》等多部作品上线, 马厩的反套路,已经反着反着拥有了自己独有的一套审美体系。

IMG_256

图源:星链无限官方账号

这也是@深度短剧认为在当下短剧市场,尤其精品短剧市场中最重要的一点,即树立短剧自有的审美体系与风格、辨识度,这也是在日趋激烈的精品短剧战中突围的关键因素。

短剧市场需要“王家卫”,而且不止“王家卫”。

一体化审美

《盛夏芬德拉》大爆后,马厩制片厂又带来一部质感佳作《一见钟情》。

这部作品依旧由马厩班底强势打造,张大马出品,十月时导演,自家艺人王格格担任女主角,继《深情诱引》后二次搭档何健麒,改编自纠纠猫小说《一见,钟情》。讲述北城律师温绪事业受挫后,前往港岛散心,与民宿老板周烈一见钟情,在三个月“契约恋爱”后,跨越异地,终得圆满的故事。

从故事内容来看,在遍地霸总、千金的短剧市场,《一见钟情》并不吸睛。但从整体来看,《一见钟情》和以往马厩出品的所有作品都不一样,甚至可以说,和短剧市场上的大部分作品都不一样, 《一见钟情》这次从里到外来了场冒险,将“风格”玩到极致。

IMG_257

图源:《一见钟情》

最明显的是外在的呈现形式。

故事一开篇,《一见钟情》就十分大胆地采用摄像机视角,用一个长达20秒的长镜头引出主题,这在其他大部分短剧中,20秒已经足够走完十几个镜头,完成出轨、离婚、被车撞等一系列炸裂情节。

紧接出现的,又是一个相当特立独行的操作——镜头隔着金鱼水箱进行拍摄,男主角周烈在黄绿色灯光下点烟沉思,金鱼游动,水泡翻腾。

镜头一转,对面的温绪擦着微湿的发尾,二人对视。

此时响起的,是周烈的粤语独白,“有时,爱上一个人,只需一眼就够了”。

IMG_258

图源:《一见钟情》

游动的金鱼,暗黄的光影,主角的粤语独白,充满氛围感的配乐,以及偶尔出现的抽帧画面、手持镜头,如果不说这是一部短剧,最直接联想到的,是王家卫的诸多电影。

除此之外,出现在墙上的《花样年华》海报,周烈和温绪讨论的《甜蜜蜜》,温绪身着婚纱坐上周烈的摩托车,两个人提到的《天若有情》都充满港影色彩。

第16集周烈一身蓝衬衫捧着粉色花束,开心奔跑的俯拍镜头,更是直接让人想起1985年张国荣在电影《为你钟情》中创造的经典画面。

IMG_259

图源:《为你钟情》

BGM也同样为港式复古氛围添砖加瓦,从多次出现的Beyond《情人》、张国荣《有心人》《共同渡过》,再到周柏豪、连诗雅、陈柏宇、卫兰,可以说《一见钟情》在光影画面中, 完成了一场港乐巡礼。

其实善用BGM、画面耐看、构图讲究,是马厩的一贯特点。之前的《盛夏芬德拉》《小狗抓蝴蝶》也因此被人称道,柳爽发行于2023年的《玫瑰窃贼》还因《盛夏芬德拉》热播再次火了一把。

但《一见钟情》最独特也是最难得的是,所有的画面、音乐、色调都构建了或者说服务于一个整体的审美体系,这让作品的统一性得到提升,也让作品从最直接的外在形式开始,有了短剧作品最难得的调性,进而拥有了被观众记住、接受、喜欢的可能。

情感流动

从故事内核看,《一见钟情》也颇为大胆。

这里所说的大胆,并不是故事情节上的新鲜刺激,而是叙事方式的落地以及让主角们看起来像个正常的“人”,人物是立体的,情感是复杂的,故事是有头有尾有来由的。

IMG_260

图源:《一见钟情》

目前短剧市场最大的内容问题就是悬浮,毫无理由的悬浮。

霸总对灰姑娘的爱,张口闭口一定是千万为单位的;女主闺蜜一定是死命力挺女主的;恶毒女配是一定要一口一个贱人顺便再下点迷魂药找个猥琐男绑架女主的;家里长辈一定是第一眼看见女主就喜欢的不得了,几十套别墅珠宝洒洒水送出去的......

如果说这些招数在早期的短剧市场,还能通过极致的戏剧冲突来吸引观众,那在如今观众早已吃过见过的前提下,还能对观众产生多少吸引力,答案不言而喻。

而《一见钟情》完全反套路而行之,通过小火慢炖的形式讲述温绪和周烈的爱情故事,所探讨的议题也是更加落地、实际的“异地恋”问题。

IMG_261

图源:《一见钟情》

一个颇有代表性的情节是,第65集结尾周烈瞒着温绪来到北城,在楼下餐厅准备了惊喜晚餐,就在周烈端着餐蛋面准备出场,观众也都屏住呼吸,准备迎接这一典型的高光情节时,《一见钟情》却让温绪爸爸出场,一场与女儿的深入长谈,以异地恋的现实问题打断了周烈的高光情节与观众的浪漫幻想,但却让剧集主题有了更多的延展空间。

并且,与外在形式搭建统一审美体系一样,《一见钟情》的故事空间也异常统一。不仅主人公周烈、温绪面对异地恋难题,温绪的爸妈、周烈的奶奶梅芳也都经历过异地恋,并以“过来人”视角为主人公们提供理性思考与浪漫勇气。

一个统一、落地的叙事内核,也为角色的复杂性提供了更多书写空间。

在《一见钟情》中,女二男二们不再被单纯善恶所限制,暗恋周烈的阿may在看清周烈深爱温绪后选择果断放手,洒脱祝福;喜欢温绪的竹马顾祈琛也在最后以拥抱结尾,迎来了自己的“异地恋”课题。

IMG_262

图源:《一见钟情》

一群更像“人”的角色,带来的是承载美好情感的可能。《一见钟情》与其说是在讲故事,不如说是在讲情绪,讲情感的流动。

一直以来,大多数短剧展现的都是极致的爱恨,这些爱恨的确看着够爽,但也就止步于此,不仅不会让观众有重新二刷的可能,甚至会“看后即忘”。

但《一见钟情》中所表现的情感多元、细腻又深入。男女主展现的爱情有来有回,既有一见钟情的浪漫炙烈,又有细水长流的现实稳妥。

奶奶梅芳则以着墨不多的戏份构建起浓厚的亲情线,友情线则来自温绪对鹿然的倾力支持与帮助,其中还有对社会议题的思考与表达,女性互助的情谊与力量在此刻自然交汇,让整体故事的立体性更上一台阶。

拥有辨识度

虽然业内对《一见钟情》反馈不错, 但马厩的这场冒险依旧面临市场的考验。

截止发稿,《一见钟情》热度值尚未破7000万,收藏刚过百万,远不及其他都市女频的市场表现。

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短剧观众认为《一见钟情》过于文艺,节奏慢,故事清汤寡水,不新鲜也不刺激。

但@深度短剧认为,即便市场表现及用户反馈与作品质量不成正比,但短剧市场需要更多《一见钟情》。

IMG_263

图源:星链无限官方账号

并不是说未来所有短剧都要按着马厩的路子产出作品,而是当下的短剧作品需要拥有辨识度,需要有自己的风格,这也是“短剧精品化”突围的关键一步。

两三年前,“短剧精品化”的调子刚起,市面上大多数的短剧作品仍是投资几十万,一周拍一部的快餐作品。当听花岛凭借《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引她入室》等多部作品打响“短剧精品化”名号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平台开始关注短剧市场,引领短剧精品化发展。

但在市场化环境里,如今的短剧精品化似乎意味着越来越高的投资,越来越长的拍摄周期。百万级的成本投入司空见惯,以月为单位的拍摄周期也开始出现,这对公司、平台来说,都不是可长期持续的利好趋势。

IMG_264

图源:《一见钟情》

其实,所谓“短剧精品化”不应该盲目陷入投资体量以及拍摄周期甚至艺人演员的内卷之上,这一点,长剧市场已经给出了一张惨痛答卷。

而是应该建立在构建内容审美体系,完善故事空间,摆脱传统套路,走出一条以品质为基础,调性为引导的发展道路。

这也是能让短剧拥有和长剧、电影一样被反复观看,被记住,被安利的关键机会,以及让观众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笑泪一体的终极可能。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