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和企业

规模破500亿,政策猛砸钱!微短剧是千亿蓝海还是虚假繁荣

一部“短快灵”的微短剧,仅需7至10天拍摄完成,制作成本可控制在30万至50万元人民币区间。看似整体趋势一切向好,现在还值不值得直接入局微短剧?

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3.68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373.9亿元,再到2024年,这一数据已经突破了500亿元大关。行业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80亿元,并预计在2027年突破千亿级门槛。

一部“短快灵”的微短剧,仅需7至10天拍摄完成,制作成本可控制在30万至50万元人民币区间。看似整体趋势一切向好,现在还值不值得直接入局微短剧?

IMG_256

在微短剧制作方持观望态度之时,一级市场和政府正在悄悄把这块诱人的“蛋糕”做大。尤其是各地政府,正带着明确的产业使命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率先进入微短剧市场。

例如,江西省鹰潭市引导基金的设立,将打通“文旅+短剧”融合愿景的关键资本通道。2025年8月,鹰潭政府发布了公开征集子基金管理人的公告,拟发起设立目标规模人民币2亿元的产业引导股权基金影视子基金。该基金明确以投资微短剧为核心,旨在吸引社会资本,并带动影视科技、AIGC等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打造区域微短剧产业生态圈。

该基金的设立,来源于鹰潭成熟的产业基础作为中流砥柱。早在基金设立之前,当地的拾方光影影视基地拍摄了211部国内精品剧、60部出海精品剧,一共271部微短剧,累计实现票房超10亿元。

IMG_257

拾方光影影视基地

为配合整条产业链纵深发展,江西省还出台了“十条实策”,对在江西取景、注册、拍摄或上线的微短剧企业,提供现金奖励和年度投资补贴。

除了鹰潭,全国多地政府也通过激励政策,为微短剧发展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深圳市将微短剧纳入重点扶持领域,对符合条件的优质作品提供最高300万元、不超过制作成本30%的创作资助。同时,对推动产业集聚、体现多语种译制能力的微短剧,最高可给予200万元支持。深圳政府对微短剧领域的扶持卓有成效,多部作品已成为行业标杆。精品剧《立正!永不稍息》和《奇迹》,即将双双登陆广电总台播放,进一步印证了“深圳出品”的内容实力与广泛影响力。

IMG_258

陕西省则量化激励措施,对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微短剧作品给予100万元奖励;对在海外平台单部作品播放量突破2000万次的,提供最高50万元的国际传播奖励。

除了资金支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即将推出新规,对微短剧领域实施系统化管理。9月25日,国新办举行的“推动‘十四五’规划高质量落实”专题发布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韩冬指出,总局正在加快制定《微短剧管理办法》,拟从规章制定明确管理要求,完善法治基础。新规出台,将推动以《狮城山海》、《去桃花盛开的地方》等为代表的优秀微短剧不断涌现。

产业生态的协同力量,同样为微短剧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例如,由趣丸千音携手阿里云、DataEye共同发起的 “中国短剧·世界IP”微短剧生态支持计划,旨在搭建高效的产业链合作平台,精准对接从技术服务、AI多语配音翻译到海内外发行、营销推广的全链路需求。报名参与即有机会获得趣丸千音至高3万积分免费额度(约可译制3部短剧),达成合作更可享最高6折优惠,覆盖字幕擦除、33门语种AI配音与译制等全流程服务,为出海企业提供坚实支撑。(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即可立刻报名!)

IMG_259

IMG_260

随着国内市场借政府的“东风”形成产业集聚,海外市场凭借巨大的增量空间和未完全开发的潜力,成为了新的竞争焦点。当前,微短剧在海外市场仍处于蓝海阶段,其用户渗透率尚不足10%,内容供给与用户需求之间的缺口持续扩大,增长潜力可观。

从市场表现看,海外微短剧生态正快速升温。截至目前,在海外市场上线的微短剧类APP数量已达446款,上线内容规模也从年初的不到1万部迅速增长至超过2.6万部。广告投放效果同样显著,TikTok for Business平台上的微短剧类广告展示量增长约三倍,用户转化数量也同步攀升。

要在海外市场实现可持续增长,关键在于从“规模化出海”转向“深耕本土化”。题材的本土化,是提升用户粘性与转化的核心。

整体上,情感、都市、逆袭三类题材在海外最受欢迎,占比合计约70%。但细分市场存在明显差异:北美用户更倾向于CEO、狼人、甜宠类内容;东南亚观众则对真假千金、重启人生、穿越等元素反响热烈。

然而,即便是热门题材也需要深耕本土化。以“逆袭”为例,日本用户偏好融合“家庭+赘婿+复仇”情节的设定,而欧美市场更青睐“CEO/狼人+虐恋”。

这种深耕本土化的做法,头部平台已经用丰硕的战果替中小团队试吃螃蟹。ReelShort以“中式叙事+欧美演员+好莱坞制作”模式切入北美,凭借4.87亿美元的内购收入总值,拔得海外短剧市场收入榜头筹;DramaBox则通过融入本地节庆文化与家庭观念,在东南亚、日韩等市场实现稳定流水。

IMG_261IMG_262如果说题材本土化是准备好了“食材”,那么后续的高效分发与转化,便是如何将这些精心烹饪的“菜肴”精准送达目标观众眼前,这直接决定了微短剧出海的前期投入能否转化为实际收益。

优质剧目的价值不应止步于首发市场,多语种分发才能最大化微短剧的价值。

例如,短剧《好一个乖乖女》,在创作初期就预留了多语言适配空间,紧随国内推广期结束后,迅速推出泰语、日语、韩语等本地化版本,在海外已持续投放226天。无独有偶,《Mafia's Tender Torture》在美国推广结束后,陆续尝试进入法国、日本、墨西哥、西班牙及巴西等多个新市场。

IMG_263 

短剧《好一个乖乖女》投放情况

另外,微短剧的商业化也要依托于TikTok等平台的成熟生态。出品方得以直接整合平台的内容分发与商业工具,构建一个从曝光、付费到留存的内生循环。

该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消除了跳转损耗,让用户可在站内完成全部消费动作,从而极大优化了转化路径,实现了运营效率的倍增。日本团队“ごっこ倶楽部”通过此策略,在 TikTok 平台总播放量已突破50亿。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