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台

短剧是不是给了底层群众演员逆袭的机会?

2025年,短剧市场持续爆发,据预测,中国短剧收入预计将高达94亿美元,甚至超过了传统电影年度总票房。在横店演员工会注册的群演数量也因此突破15万人,同比增长60%。

2025年,短剧市场持续爆发,据预测,中国短剧收入预计将高达94亿美元,甚至超过了传统电影年度总票房。在横店演员工会注册的群演数量也因此突破15万人,同比增长60%。

各大平台纷纷推出扶持计划:红果自制的“演员合作计划”让演员参与分红;掌阅科技启动“聚星计划”招募短剧演员;爱奇艺也为优秀微剧演员搭建成长通道。这些计划正在重塑底层演员的生存状态。

市场爆发,短剧重构影视行业格局

2025年,中国短剧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据广电总局数据,2025年8月我国重点网络微短剧规划备案公示的网络微短剧共278部、9,037集。

短剧已经成为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全球类别。MPA行政总裁Vivek Couto指出,短剧成功的关键在于更新速度、规模,以及找到可以重复使用的IP。

平台纷纷入局:红果免费短剧仍为行业移动端的头部平台,2025年8月,红果短剧月均DAU达2,835.7万人、月用户使用总时长超11.1亿小时。

IMG_256

短剧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对演员需求的激增。广西推出了“50部来保拍”计划,保定启动2025下半年IP共创计划,横店影视城更是改造了近千个微短剧专属场景。

平台新政,演员从打工者变合伙人

2025年9月,红果自制推出“演员合作计划”,首次在短剧演员行业引入分账机制,以高分账来吸引优质演员、演员经纪公司与平台深度合作。

这一计划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片酬模式。演员从单纯的劳务提供者转变为项目利益共享者。在此之前,短剧演员主要以日薪制度结算工资,到手片酬是固定的。

采用分账制度后,演员片酬和短剧播出效果高度相关。剧播得好,演员能拿到超乎预期的收益;播得不好,片酬则可能会低于预期。

IMG_257

红果的平台合作演员主要激励分为三类:演员个人激励、演员运营机构激励和短剧制作方合作优势。这种变革不仅激发了演员的创作热情,更将表演质量与市场反馈直接挂钩。

收入提升,群演生存状况有所改善

短剧剧组为群演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就业机会。横店影视基地2025年的数据显示,目前横店日均拍摄的短剧剧组占比高达70%,需要群演数量较2022年增长300%。

“2023年,我一个月只能接到10天左右的戏,现在天天有戏拍,收入翻了两倍。”在横店打拼5年的群演李伟说。根据横店演员工会统计,2025年群演平均月收入已达7500元,较2022年的3500元翻了一番。

广西的50亿微短剧计划中提到,群演日结工资80-100元,表现好的可以升级为“特约演员”,报酬翻倍。这表明短剧确实为底层演员提供了收入提升的通道。

但收入差距也在拉大。普通群演日薪仍在200-300元区间,而有一定技能的特约演员日薪可达800-2000元,少数因短剧走红的演员甚至能达到日薪过万。

逆袭案例,短剧造星工厂加速崛起

在横店蹲守十年都没能混出头的老演员不会想到,他们的同行却在短视频时代完成了惊人跃迁。柯淳的故事堪称教科书级案例,除此之外,2025年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李沐宸,她从长剧配角转型短剧主演,实现了职业生涯的飞跃。

IMG_258

李沐宸出道9年,拍了6年长剧,跑了上百个剧组试戏,得到18个角色,却一直是个“可替代品”。转机发生在2022年,她接到了短剧《招惹》的邀约,这是她出演的第一部短剧,也是第一次担任主角。

结果令人惊喜:《招惹》以突破2000万元的分账,成为年度的“短剧王者”。2024年,她主演的《执笔》再次刷新腾讯视频微短剧站内热度纪录,上线不到两个星期,分账票房也超过了2000万元。

另一个成功案例是王皓祯。演长剧10年无人识,32岁的他靠短剧终于火了。“长相帅气,演技佳,演长剧10年无人识,32岁的他靠短剧终于火了!”

IMG_259

短剧造星的成本比传统方式低很多,从1-2亿成本压缩到百万量级。这种低成本造星模式让更多有才华但缺乏资源的演员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残酷现实,金字塔尖的狭窄通道

然而,逆袭的背后是更为残酷的数字。2025年,在横店注册的15万群演中,只有不到500人实现了从群演到配角的跨越,比例仅为0.33%。

“大多数人还是‘活道具’。”横店演员工会负责人表示,“短剧确实创造了更多机会,但能够真正改变命运的仍然是极少数。”

工作条件依然艰苦。短剧拍摄节奏极快,平均3-5天完成一部剧,群演常常需要连续工作16小时以上。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下,很多人坚持不到一周就主动退出。

2025年8月,一条名为“清华博士勇闯短剧圈的一天”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关注。视频主人公袁小格是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省级实验室科研人员,她利用暑假时间参与了短剧《星城棋缘》的拍摄,体验了短剧行业每天工作20小时的高强度制作模式。

IMG_260

“社会保障问题突出。2025年调查显示,只有23% 的短剧群演有正规劳动合同,超过七成群演仍然没有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

技能升级,新要求下的群演转型

短剧的爆发对群演提出了新要求。2025年,横店演员工会培训课程报名人数增长200%,特技驾驶、威亚操作、特殊妆造等专业技能成为香饽饽。

“只会站着当背景已经不够了。”培训老师张强表示,“现在短剧需要群演有特长,比如会武术、能跳舞、甚至具备特殊外貌特征。”

数据表明,掌握特殊技能的群演收入普遍高出30%-50%。一位能完成后空翻的动作演员日薪可达1500元,是普通群演的5倍。

语言能力也成为加分项。随着短剧出海热潮,能够说简单英语台词的特约演员日薪可达3000元以上。“短剧国际化给了我们这些有语言基础的演员新机会。”毕业于外语学院的群演陈琳说。

短剧行业虽然看起来门槛低,但实际上对演员有很高要求,需要像“特种兵”一样能高强度工作。这也说明了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易逆袭。

平台赋能,成长通道正在打开

面对短剧市场井喷式发展暴露的人才短板,各平台正在推出解决方案。红果的演员合作计划针对演员领域的痛点提供了解决方案。

针对特型演员储备不足的问题,平台引入专业机构补足人才缺口。针对新人缺乏上升通道的问题,建立分级培养体系实现精准匹配。针对行业透明度存疑的问题,通过规范化运作杜绝暗箱操作。

红果平台针对演员个人推出激励政策:引入分账机制,平台会基于演员产能及作品质量等综合因素,制定保底或分账激励方案。

对于演员运营机构,平台推出帮助新人演员成长+服务演员档期的合作模式。机构和新人完成平台入驻,新人演员参演上线项目后,机构可获得对应的激励费用。

平台还会提供优质项目帮助新人和成长期演员获得更多发展空间。对于短剧制作方,平台起到撮合演员与项目匹配的作用

未来展望,短剧演员的成长路径

对于不同阶段的短剧演员,发展路径也逐渐清晰。    

对于短剧新人演员,建议是:“如果还没名气、没有数据,就多接戏、别挑剔。只有多拍,你才有机会碰到突然‘开花’的那一部。”

对于中腰部演员,应该“借力打力”,“一是运营自媒体,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和红果粉丝数量,二是选择合适的经纪公司,最好签约头部制作公司,出演他们的爆剧主演,就有可能靠一部爆剧跃升成为头部演员。”

对于短剧头部演员,“头部演员有爆款数据支持,即便短期内热度降下去,也会一直有戏拍。如果短剧头部演员想再往上一步,在长剧里出演男女主,或男二女二,也是一种上升路径。”

这种以内容为本、以人才为基的发展理念,或许正是行业突破当前天花板的关键密钥。随着新政效应持续释放,更多怀揣梦想的创作者将在这个生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作为演员,没有轻易得来的逆袭,只有厚积薄发的光芒。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