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红果自制演员合作政策发布:短剧行业迎来“透明化”新变革?

从2023年到2025年,短剧及其衍生市场持续爆发式增长,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超634亿,成熟的产业链和商业化背后,是超60万短剧从业者的辛勤耕耘

从2023年到2025年,短剧及其衍生市场持续爆发式增长,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超634亿,成熟的产业链和商业化背后,是超60万短剧从业者的辛勤耕耘,而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少“人才痛点”。以短剧演员为例,短剧行业发展早期,我们常常提到短剧行业给了很多人新的机会,不少演员都曾在短剧内行人的采访中提到“因为短剧摆脱了无戏可拍、难就业的状态”。而短剧的出现不仅是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更是给予了演员们与观众见面的机会。

深扒之下,发现短剧演员从学历到专业,早已不是单一的科班来定义了,从表演专业科班出身到网红转型,从理工学霸到纯素人试镜。不少跨行演员凭借天赋和努力,抓住机会,一步一步走进观众的视野,手握多部爆款作品,跻身短剧演员前列。

而演员群体扩张,也意味现阶段行业缺乏统一的准入门槛和评价标准,表演质量参差不齐,进而影响短剧的质量和观感。

一位短剧导演坦言:“帅哥美女遍地都是,但是想要找到跟角色匹配演员却很难,演技好的价格高,在预算范围内合适的演员又不一定有档期,过去常常面临‘演员断层’与‘制作粗糙’的双重困境,现在大家往往倾向采用流量演员,这也导致新人演员得到的机会更少了。”

随着短剧行业除了“原生短剧演员”,短剧正成为传统从业者共同的“新战场”,刘晓庆、霍建华、贾青、舒畅、杨蓉等长剧演员转战短剧圈,也让短剧演员这一职业的竞争愈加激烈。普通演员片酬低、生存困难、机会少,高价演员值不值,又是制片、导演需要思考的问题,今年年初到现在,不少短剧厂牌拓展了艺人经纪板块,开启抢人模式,通过签约演员降低片酬成本,积累作品人气,提升演员及作品生命周期,帮助老带新,寻求更多商业化机会。

IMG_256

例如听花岛旗下的短剧演员曾辉,曾辉戏里戏外CP档韩雨彤、《引她入室》主演赵佳,《家里家外》主演王道铁,《别有用心的妻子》男女主邓灵枢、赵廷义,《十八岁太奶》系列主演李柯以、王培延等。

一位制片告诉短剧内行人,现阶段影响短剧演员片酬的因素主要还是过往作品、经验案例、数据情况、抖音粉丝量,除此之外,红果短剧上的粉丝量也已经成为了衡量演员片酬的标准之一,该制片说道“我们目前的剧,提报的男女主在红果的粉丝量至少要上一万。”

IMG_257IMG_258IMG_259IMG_260IMG_261

9月,红果自制发布演员合作政策。

红果自制演员合作计划

640

为提升演员的合作体验,红果自制将引入具有短剧项目或选角经验的机构,承接演员合作服务事宜,建立标准化筛选机制,这些机构需要具备短剧项目或选角经验,能够从专业技能、市场潜力、角色匹配度等多维度对演员进行综合评估。

对于行业而言,这不仅提高了选角效率,更确保了演员的基本专业水准,让短剧公司更高效的挖掘潜力新人,发掘具备表演天赋但缺乏机会的新人,改变过去“演员靠运气入行”的混乱局面,有效提升了行业人才天花板。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提升制作水平,加速短剧行业的专业化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红果平台还建立了合作机构资质查询系统,后续,从业者可以在微信公众号“红果自制剧”后台回复机构简称/公司主体,进行合作资质查询,制作方和演员可以通过官方渠道验证合作机构的资质,这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皮包公司和中间商赚差价的现象,这种“数据公开、规则透明”的模式,打破了过去“黑箱操作”的局面,让演员能够清晰知晓自己的劳动成果对应的收益,也让制作方、平台的利益分配更具公信力。演员薪酬不再是“漫天要价”,而是基于市场表现的合理定价,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提高行业透明度,提升生产效率。

对制作方而言,意味着更稳定的演员供应和更可控的成本结构。通过平台的专业匹配,制作方能够更快找到合适的演员,同时避免片酬纠纷和不合理的成本支出。对平台自身而言,这种模式有助于构建内容生态的护城河。优质演员资源的聚集将直接提升内容质量,进而增强用户粘性和市场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演员收入也将从之前的“固定片酬”转向“固定片酬+分账收益”的组合,其中分账部分直接与作品市场表现挂钩。这意味着演员不仅需要演好戏,还需要关心作品的宣传推广和口碑维护。将“个人形象与作品收益”的深度绑定,不仅让演员形成了“自律意识”,更推动了行业“德艺双馨”价值观的形成,为短剧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短剧内行人认为,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让演员从“表演者”升级为“项目参与者”,演员不再是“一次性”的表演工具,而是需要长期培养和发展的专业人才。一方面,新人演员有了通过作品表现证明自己的机会,不再受限于初始议价能力;另一方面,知名演员的片酬也更加合理化,必须用市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红果自制演员合作政策的推出,也将打破演员固化和审美疲劳的局面,帮助短剧演员实现从“流量型”到“演技型”的转型,让越来越多的演员开始重视表演功底和专业技能,而不是仅仅追求曝光度和话题性。由此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聚集,增加行业对演员选择性,更有利于为观众创作更多高质量、富有创意的短剧作品,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和满意度。

红果自制的演员合作模式,无疑为短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现阶段短剧行业的竞争正在进入新阶段:从流量争夺转向生态构建,从短期利益转向长期价值,能否成为行业标准,尚需时间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建立健康、透明、共赢的合作机制,短剧行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从“风口”走向“主流”,通过建立透明、规范的合作机制,短剧行业正在摆脱早期野蛮生长的状态,向专业化、工业化方向转型。这将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水准,获得更多主流认可。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