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中国短剧出海记:东方叙事征服全球屏幕

全球累计下载量突破2.7亿次,海外短剧应用已超300款——中国微短剧正在全球内容市场掀起一场“东方叙事”的革命。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有超过2.7亿人次下载了中国短剧APP,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增长了整整4倍。 从北美到东南亚,从中东到欧洲,中国微短剧平台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全球扩张。

中文在线管理层在近期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认为,海外短剧市场的规模至少是国内的4至5倍,潜力可达千亿美元。”

01 市场狂飙,从边缘到主流

中国微短剧的出海之路已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投放的海外短剧应用达237款,同比增长近四倍。

这些应用累计下载量突破2.7亿次,从北美到东南亚、中东,处处可见中国微短剧的“身影”。

英国《经济学人》发表文章称,中国微短剧的 “国际影响力正在扩大”。 这种“快节奏、强情节、低门槛”的特性,不仅让海外用户直呼“上头”,更悄悄改变着全球内容消费习惯。

02 企业布局,头部玩家竞技

中文在线是首批投身短剧领域的A股公司。 2025年半年报显示,中文在线于2024年7月成立了精品短剧部,并于今年1月组建自制剧团队。

今年上半年,中文在线在红果短剧平台上线的作品爆款率达到80%。

中文在线新推出的海外短剧APP FlareFlow表现亮眼。该平台自2025年4月底发布后,短期内最高荣登美区娱乐免费榜GooglePlay与AppStore双端前五。

上线仅3个月,FlareFlow每月用户的充值收入增速超500%,累计下载量约千万人次。

03 内容策略,本地化与文化适配

微短剧出海主要有两种形式:“译制剧”和“本地自制剧”。 但两者在数量与质量上均难匹配高速增长的海外需求。

以DramaBox为例,平台覆盖超200个国家和地区,月活用户已达3000万,但原创内容更新仍不足,每月仅上线数十部微短剧,远低于国内平台日均百部的产能节奏。

本土化内容生产链的构建存在高门槛。自制剧虽然具备文化适配性强、共鸣力高的优势,但在资金、人力等方面的高门槛,成为国内企业普遍面临的现实阻力。

部分企业尝试“国内拍摄+留学生出演”的折中方式,但产能规模和剧集质量仍难以大规模复制。

04 技术赋能,AI助力出海

AI技术在短剧出海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借助AI技术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深度学习算法及多模态生成能力,国内一些平台和机构快速实现了微短剧的多语言翻译、快速剪辑功能。

2024年上线的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是一部利用多模态技术制作的作品,其借助智谱AI和文心一言等进行文本生成,AI编剧占比达80%。

南京炫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其多模态AI技术与垂直场景应用的深厚积累,成为少数同时贡献两大国家级项目的企业。

该公司搭建的中国—东盟微短剧内容平台,利用AI驱动的匹配算法提高买卖双方匹配效率,并通过区块链存证确保版权交易的不可篡改性。

05 文化融合,从翻译到转化

微短剧出海不仅是内容形态的输出,更是商业逻辑与文化接口的深度重塑。

在跨文化传播中,微短剧融入中华文化已成为创作者的共识。2024年,微短剧《一梦枕星河》登陆新加坡视听平台,获得好评。

这部以中国苏扇技艺、古城保护为背景的微短剧,既体现独特的文化韵味,又探讨了文化传承这一世界共同议题。

专业本地化团队将“江湖义气”译为“Brotherhood code”,在保留文化韵味的同时提升理解度。这种文化适配能力是中国微短剧能够在全球市场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06 挑战与困境,版权与盈利难题

在海外微短剧平台迅速扩张的背景下,“复刻中国模式”正成为部分平台低成本获利的主要手段,版权保护问题成为出海的重要风险点。

出海微短剧内容抄袭现象日益严重,一些作品复制国产微短剧的剧本结构、节奏剪辑、镜头语言乃至布景美术,仅靠演员与语言替换即可实现“本地化”。

更为严峻的是,当前国际版权规则尚未对微短剧建立适配性的保护框架,使中国企业在遭遇侵权时缺乏明确的维权渠道和跨境法律支持。

尽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盈利仍然是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中文在线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呈现增收不增利的态势。

报告期内,中文在线营业收入为5.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0.40%,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6亿元,亏损进一步扩大。

07 未来展望,生态构建与可持续发展

微短剧出海需要从“爆款驱动”转向“生态构建”,在内容、机制与治理层面完成系统性升级。

平台方需要将翻拍剧作为稳定供给和流量的“基本盘”,同时投入资源孵化本土原创剧集,形成“快产内容+慢工精品”的双轨布局。

同时,需要推动平台提升分账透明度,完善内容创作者的权益保护制度,激励内容方的参与意愿与内容制作热情。

鼓励内容方与海外本地团队在剧本创作、版权持有等环节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推动权利归属与责任承担的前置明确。

探索发起国际微短剧合作联盟,推动微短剧这一新影视内容样态在国际内容标准、版权规范、平台准入等方面达成基本共识。

中国微短剧出海更肩负着润物无声中向海外受众讲述中国故事的使命。

如果说微短剧打开了海外观众了解中国故事的一扇窗,中华文化则为微短剧出海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叙事宝库。

对于微短剧创作者来说,在拥抱技术红利、行业风口的同时,还要保持文化自觉,坚持深耕故事,持续输出优质内容,才能全面应对跨文化、跨市场的挑战。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