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和五阿哥沦为配角,金锁逆袭成大女主;孙悟空元神转世为女驱魔师,在驱魔学院打怪升级;苏无名从大唐穿越至民国,救下被诬陷的太平公主……这些伴随一代人成长的经典IP正被短剧重新演绎。
已播出的《昭世录》(短剧版《九重紫》)、《庆余年之帝王业》、《大唐来的苏无名》(短剧版《唐朝诡事录》)引发关注,待播作品包括短剧版《折腰》、《与晋长安》、《扶摇》、《香蜜沉沉烬如霜》、《春光灿烂猪八戒》等。
平台与制作公司加大投入:阅文开放2000部优质网文IP,如《许你万丈光芒好》、《我真没想重生啊》,联合短剧公司共创精品;爱奇艺携手欢乐时光影业、星空华文推出“百部港片微剧计划”,翻拍《纵横四海》、《精武门》、《英雄本色》、《新上海滩》等经典。
多部改编作品数据亮眼:短剧版《成何体统》开播首日创猫眼短剧历史最高热度值8774.52,《大话·大话西游》抖音首日播放量破千万。改编授权费用普遍在10万元以内,平台多采用“IP授权+分成”模式,降低前期成本。
当前短剧行业面临流量下滑、爆款难现、回报下降困境。据“剧供需”监测,今年一季度短剧大盘热度值同比环比双降,行业亟需新突破口,自带流量的大IP成为重要选择。
短剧改编遵循三大原则:一是加快节奏,突出“爽感”。如短剧版《叶问》开场即高潮对决,后续高密度上演打戏,弱化文戏情感线,强化视觉冲击与情绪张力。类似手法见于《赌圣》、《天若有情》等港片改编,契合短剧碎片化观看习惯。
二是删繁就简,聚焦主线。针对人物复杂的作品,常删减支线、集中刻画副线CP,如《仙剑三:生情》聚焦徐长卿与紫萱三世情缘,《庆余年之帝王业》还原庆帝崛起前传。对主CP导向作品,则跳过铺垫直接撒糖,增加互动戏份,放大“性张力”,如《折腰》预告强调“王母仙药”、“海棠醉春”等原著名场面。
三是紧跟潮流,融入穿越、重生等热门设定。《还珠》短剧版设当红女星穿越寄生于金锁,整顿后宫;《西游驱魔前传》将孙悟空元神设为女性驱魔师,走大女主升级路线。周星驰亲自监制该片,体现创作团队对用户兴趣的精准把握。
但原作题材沉重且改编保守的作品反响平平,如《橘祥如意》(短剧版《橘子红了》)、《山楂树之恋》未能适应短剧节奏,播出效果不佳。
IP改编亦带来争议。“一本多拍”现象加剧内耗:《过分野》翻拍8版,《女则倒背如流,家产她又争又抢》翻拍11版,《京枝欲夜》达13版,导致观众分流、同质化严重。仅少数版本如《云渺》获得持续成功。
剧情改编尺度引发质疑,尤其穿越、性转设定。《还珠》短剧版主角变为原创人物林岁岁,原主角团成工具人,被批偏离原作精神。部分IP强行加入现代叙事套路,削弱经典质感。
选角争议频发,岳雨婷因饰演紫萱形象不符唐嫣遭粉丝吐槽,引发长剧与短剧选角标准争论。短剧受限于成本与体量,难以对标长剧选角规格,演员常面临刻板印象。
头部力量入局提升选角水准:《折腰》启用吴希泽,《还珠》由罗一舟、胡连馨主演,《叶问》男主何浚豪师从成龙,动作表现获认可。部分作品沿用原班人马,如《热点女王》由何依婷主演,《大唐来的苏无名》杨志刚继续出演苏无名,增强观众认同。
尽管存在风险,IP改编仍是短剧精品化的重要路径。其能降低创作门槛、快速聚拢用户、激发内容创新。关键在于摆脱流水线模式,深入理解原作精髓,实现IP与短剧生态的有机融合,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