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与评论

张西流:短剧群演招募亟须补齐监管短板

短剧行业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态势。在横店等地,群演需求激增,甚至出现“两个月工资翻10倍”的现象,反映出短剧制作的火热与对演员资源的迫切渴求。

近年来,短剧行业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态势。在横店等地,群演需求激增,甚至出现“两个月工资翻10倍”的现象,反映出短剧制作的火热与对演员资源的迫切渴求。然而,在这繁荣表象之下,短剧群演招募中的乱象,也日益凸显,虚假宣传、高额收费、合同陷阱等问题频发,严重侵害基层演员的合法权益,暴露出行业监管的明显短板,亟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整治。

许多群演是初入行业的年轻人,缺乏社会经验和法律意识,极易被一些无资质、不规范的经纪公司或中介平台利用。部分机构打着“高薪签约”旗号,诱导演员缴纳高额培训费、服装费、包装费,甚至设置模糊条款,限制人身自由或克扣薪酬。

这些乱象的滋生,根本原因在于监管缺位与行业规范缺失。当前,短剧行业虽已形成庞大市场,但针对演员招募、经纪行为、合同履约等方面的监管体系,却未能同步建立。许多经纪机构未在文旅或市场监管部门备案,却堂而皇之地开展演出经纪业务,游离于监管之外。同时,网络平台对短剧内容的审核,多集中于成品内容,而对制作过程中的用工行为、演员权益保障等环节,缺乏有效监督。

整治群演招募乱象,不仅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更是行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因此,补齐监管短板已刻不容缓。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演出经纪机构的资质审查,建立“白名单”制度,明确从业门槛,对无证经营、虚假宣传等行为依法取缔。同时,应推动建立短剧制作备案,与演员权益保障联动机制,在项目立项阶段,即要求提交演员聘用合同、薪酬支付方案等材料,确保用工合法合规。此外,要鼓励行业组织制定自律公约,推动建立短剧演员权益保护联盟,提供法律援助与职业指导,推动短剧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