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代表的精品微短剧涌现,微短剧开始进入主流视线;
2024年,从文旅剧热潮到品牌剧井喷,微短剧与千行百业的融合正加快进程;
2025年,国家广电总局推出“微短剧+”行动计划,微短剧迎来高质量发展;
从“微短剧元年”到“微短剧+”元年,再到走向“微短剧+”的深度融合,微短剧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进社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
这股浪潮从何而来,又是如何一步步链接起千行百业?
发展背景一:微短剧用户高度渗透,奠定“微短剧+”发展基础
·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2024年,网民中微短剧用户的渗透率已达70%,用户结构呈现全年龄覆盖特征。微短剧正从新兴内容形态,发展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新常态。
·免费市场激活增量
自2024年10月后,IAA市场占比反超IAP,成为微短剧市场主要增长动力。免费模式推动微短剧进入更多大众视野,开拓用户规模,助力“微短剧+”广泛拓展影响力。
·用户粘性持续提升
微短剧在社媒平台讨论度水涨船高,不断创造微短剧的“大众话题”。叙事节奏加、观看人次增长、观看时间延长,为“微短剧+千行百业”发挥势能创设了基础条件。
发展背景二:市场供给全面繁荣,发挥“微短剧+”基因优势
·创作主体构成多元
微短剧相关企业数量超过8万家。众多类型主体共同对行业进行探索构建,微短剧从诞生起就有“+”的基因。
·播出平台拓宽渠道
多平台竞相涌入,为“微短剧+”场景创造多元驻地,并反向培养用户观剧习惯。
·作品形态呈现分化
对于强调用户体验的“微短剧+”创作而言,应持续探索如何既高速传递信息、又彰显影视美感,以契合多重应用场景。
发展背景三:创作引导落向实处,以大流量服务正能量
发展背景四:全国各方积极响应,形成全行业大合唱
国家广电总局“微短剧+”创作计划,激发全社会创作热情,吸引传统主流媒体、专业影视机构等入局,推动网络文艺创作繁荣。
·各类机构积极参与
“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剧目选送方如下:
·各地政府积极创新
2024年以来,已有超25个省级行政区推出超60个地方微短剧相关创作计划、大赛及扶持政策。在总局六大创作方向的基础之上,各地紧密结合地方自然、文化、产业资源等,创新性提出超150个“+”的创作方向,推动微短剧与地方文化事业和产业进一步结合,赋能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