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视听东坡 眉媒与共”
三苏微短剧、短视频大赛即将启动
大赛以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东坡文化为主题
欢迎广大影视爱好者
高校学子
专业制作单位
通过微短剧、短视频等形式
讲述三苏故事,传播眉山声音
01
创作方向
治国理政·民本情怀
聚焦苏东坡的为政智慧与民生实践,如治水、赈灾、司法、教育等,展现其“民为邦本”理念与廉政思想。塑造一位有理想、有担当、有温度的古代士大夫形象。
家风流芳·廉洁传世
以三苏家风为核心,呈现“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的家训,及其对修身、齐家、为官的影响。弘扬清白做人、廉洁齐家、勤廉为公的优良传统。
遗迹寻踪·行旅天下
跟随苏东坡的足迹,探访故居、祠庙、水利遗迹等,结合诗文还原其人生轨迹与地域文化印记。展现地域文化因东坡而增添的色彩,以及对东坡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
传说广记·文华流韵
聚焦苏东坡在民间传说与文艺创作中的双重形象。通过民间故事展现其幽默亲民的鲜活个性,同时解读其诗词书画的艺术成就,全面呈现这位文化巨匠的人格魅力与艺术造诣。
川超燃情·烟火非遗
聚焦2025年“川超”体育赛事,将川超热度与美食、非遗元素深度融入此次大赛,既保留三苏文化内核,又借川超流量提升赛事话题性,呈现三苏文化滋养生活的美丽画卷。
以上所列仅为赛事推荐方向,大赛秉持开放包容的创作理念,鼓励参赛者跳出既定范畴,以更具想象力的方式诠释主题。
02
征集要求
PART.01 时间安排
作品征集:
2025年9月30日—2025年11月30日
评审与颁奖:
2025年12月
PART.02 征集对象
面向全社会,重点是影视制作公司、传媒机构(融媒体中心)、高校团队及影视爱好者(个人或团队)。
PART.03 作品要求
1.主题与内容:紧扣大赛主题和创作方向,内容积极健康向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禁止低俗、敏感内容。需注明片名、拍摄地点(眉山范围内优先)、创作时间及500字作品概要。
2.作品形式:本次赛事作品形式主要包括微短剧、中短视频及原创歌曲等。具体要求如下:微短剧需具有完整的剧集结构(包括片头、剧情主体、片尾),时长建议在1-10分钟以内,情节紧凑、叙事清晰;中视频时长建议在2-10分钟以内,短视频时长建议在1-5分钟以内,均需主题鲜明、内容精炼、制作精良;原创歌曲需提交完整的音视频作品,歌词内容须紧扣大赛主题,旋律风格不限,同时提供歌词文本。
3.原创性:作品须为原创作品,版权明晰无争议。大赛明确禁止使用人工智能(AI)生成或合成核心画面内容,以保障大赛的公平、公正,回归影像创作的初心。
4.技术规范:视频可采用横屏或竖屏的形式拍摄,须具备完整图像、声音、字幕,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视频格式可为MP4、MOV、AVI等常见格式。画面清晰干净,不带角标、台标、商业水印或标识。
03
参赛方式
赛事报名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
(一)线上报名:统一通过“视听东坡 眉媒与共”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
1.关注“视听东坡 眉媒与共”微信公众号。
2.在公众号菜单栏点击“大赛报名”获取报名方式。
3.下载《参赛作品申报表》和《参赛承诺书》。
4.按要求上传完整的报送材料到指定邮箱2510192727@qq.com(作品成片文件、参赛作品申报表以及参赛承诺书PDF扫描件,如是单位报送需要加盖公章)。
5.提交成功后,留意公众号后续通知。
(二)线下报名:请把《参赛作品申报表》《参赛承诺书》和作品光盘邮寄到大赛组委会。
地址:眉山市东坡区大石桥街道眉州大道东二段7号广电大楼
收件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17381577696
04
评审与奖励
PART.01 评选方式
由赛事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评定获奖作品。
初审
由组委会评审组筛选符合要求的作品(技术筛查、内容合规性、分类)
专业评审
邀请专家评审团,按评分标准打分。
PART.02 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30000元/名
二等奖(2名):10000元/名
三等奖(3名):5000元/名
特别奖项:
最佳创意奖(1名):2000元/名
最佳人气奖(1名):2000元/名
最佳摄影奖(1名):2000元/名
最佳故事奖(1名):2000元/名
最佳提名奖(5名):1000元/名
05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四川省网络视听协会
承办单位:眉山市网络视听协会
大赛组委会:设立综合组、宣传组、评审组,负责大赛具体统筹与执行工作。
06
其他重要事项
(一)信息真实:参赛者应如实填写报名信息,提供真实准确的联系方式。信息不完整或不真实者,主办方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二)版权责任:参赛者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完整著作权,作品所涉及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法律责任均由参赛者自负。若发现版权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赛及获奖资格的权利。
(三)主办方权利:主办方拥有所有参赛作品的使用权(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放映、展览、传播、汇编、信息网络传播等),并保留对作品进行必要的后期技术处理的权利(如添加大赛统一标识、剪辑制作宣传片等),使用方式包括用于公益宣传、展播、提供给合作媒体播放等,不另付稿酬。主办方不承担因参赛作品所涉上述权利纠纷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
(四)团队要求:以团队形式参赛的,作者署名限5人以内。团队作品须指定一名主创成员作为代表报名,不得重复报送。
(五)内容审核:所有参赛作品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主办方对作品内容拥有审核权,不符合要求者不予参评。
(六)费用说明:本次大赛不向参赛者收取任何报名费用。
07
联系方式
大赛咨询联系人:王老师 18583836566
作品申报联系人:张老师 17381577696
官方信息发布平台:“视听东坡 眉媒与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