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永定河微短剧产业合作大会暨重大主题题材微短剧研讨会在北京中关村举行

10月31日,“永定河微短剧产业合作大会暨重大主题题材微短剧研讨会” 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正式开幕。

10月31日,“永定河微短剧产业合作大会暨重大主题题材微短剧研讨会” 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正式开幕。本次大会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委网信办作为指导单位,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作为主办单位,并得到了央视网、红果短剧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以 “燃动永定河畔,剧映京西福地” 为主题,旨在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紧抓网络视听发展机遇,推动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核心承载地与北京红色资源富集的革命老区,门头沟区在此次大会中展现出推动微短剧产业发展的坚定决心与独特优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致辞

门头沟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吕鸣致辞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致辞

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彭司海致辞

在产业协同与内容创作层面,北京广播电视台、门头沟区、红果短剧联合发起“永定河畔微短剧共创计划”,该计划将整合市区宣传部门、主流媒体及创作机构资源,共同开发永定河文化IP,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微短剧内容集群。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颖捷,北京市门头沟区委书记喻华锋,央视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央视频公司总经理过彤,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彭司海,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共同点亮共创计划

三方还合作签约携手精品共创,打造“京西燃剧”品牌,链接全国微短剧人才团队,深化精品创作和项目孵化。北京市门头沟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作为政府方,将推出相关政策措施及服务保障,为微短剧创作、产业孵化、基地建设提供服务便利、资金补贴与政府资源支持;红果短剧作为平台方,将投入资金扶持、人才支持与平台资源,助力产业孵化活动与基地建设;北京广播电视台燃剧社作为创作者和链主单位,将链接全国优质微短剧人才、团队及上下游企业入驻产业基地,组织微短剧创作与产业孵化活动,持续推出精品微短剧作品。

门头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委网信办主任阎丽春,北京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中心副主任、燃剧社牵头人金盛博,红果短剧副总编辑昌朋淼进行“京西燃剧”合作签约

大会现场,多项助力产业发展的举措集中发布:央视网发布“中国正能量微短剧共创计划”,携手产业上下游共同推动微短剧向内容精品化、生态开放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深化“北京大视听 网络微短剧‘首亮微光’2.0扶持计划”,为优质项目提供全链条资金与资源支持;门头沟区推介“AI+微短剧”产业发展核心能力、特色场景资源和微短剧产业政策,从空间布局、技术支撑到创作扶持,构建全方位的产业生态体系。

央视网视频生态事业群副总经理兰军发布共创计划

门头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委网信办主任阎丽春介绍门头沟区AI+微短剧产业发展情况

大会还特别注重红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与技术赋能创作。会前设置 “剧中道具展”,复刻抗战时期电台、革命家书等文物;会中邀请《贝家花园的秘密》《新敌后武工队》主创团队分享创作经验,揭秘从历史史料到镜头语言的转化过程;会后组织参会嘉宾赴妙峰山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实地调研,让嘉宾在真实历史场景中汲取了创作灵感,推动重大主题微短剧从“史料呈现”向“情感共鸣”升级,以更年轻化、更有感染力的方式实现了传播。

北京广播电视台燃剧社首席编剧徐然主题分享

《新敌后武工队》制片人史鸣明主题分享

此外,现场设置的短视频制作技术展示体验区,通过 “潭柘智空” 文生视频大模型、AIGC 全流程创作工具等前沿技术,直观呈现 AI 复原历史影像、智能生成剧情片段的过程,播放的《山河家书》精华片段,依托京西智谷算力基座与算法优势还原赵一曼、陈怀民等革命先烈英雄事迹,成为 “技术赋能重大主题创作” 的典范。

京西智映人工智能影视创新中心导演金岩主题分享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等学界代表围绕 “微短剧重大题材破圈路径” 展开圆桌对话,为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方向指引。

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常务理事牛梦笛与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关玲、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陆先高、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进行圆桌对话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刚刚胜利闭幕,全会明确提出“十五五”时期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本次大会正是响应国家战略、激活区域文化资源的生动实践,是门头沟区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次精准卡位,更是北京乃至全国微短剧产业迈向高质量、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信号。

在永定河畔,微短剧的产业之火正被点燃,一幅“剧映京西”的产业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