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AI技术拥抱足球,江苏首部“苏超”题材AI微短剧全平台上线”

10月27日清晨,历时数个通宵赶工的南通首部AI微短剧《狂飙!球迷顺风车》顺利“杀青”,南通开发区数字文化产业园传来欢呼声。

“叮!——”随着最后一份文件上传成功的提示音,10月27日清晨,历时数个通宵赶工的南通首部AI微短剧《狂飙!球迷顺风车》顺利“杀青”,南通开发区数字文化产业园传来欢呼声。

IMG_256

网络微短剧公众号主编骆雨竹(微信ID:wlwdj_2020)从获悉,历时20天,从筹备到制作完成,南通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区内企业,通过AIGC建模、实景转绘、动作处理以及影视镜头设计等人工+智能的高互动力打造出集动作流畅、剧情丰富且视效精彩的真人向动作类AI短剧,有机且巧妙地将苏超体育与文旅宣传深度融合,将传统拍摄模式下的制作周期压缩了近一半时间。

当前,人工智能正驱动一场席卷影视行业的转型,制作机构纷纷步入AIGC转型的快车道,这部《狂飙!球迷顺风车》就恰好搭上了这趟短剧升级的顺风车。该剧讲述的是南通队主力因故错失团队大巴却又打不到的士,为了赶上当晚的决赛,无奈之下打到了一辆专门接送球迷的顺风车。紧张刺激的赶路途中意外频发,啼笑皆非间收获了爱情及友谊的故事。此剧是南通开发区数字(视频)产业园内影视企业首次尝试用AI制作微短剧,也是国内罕见的“苏超”题材AIGC微短剧。

同样是每集2分钟的播出时长,人演的微短剧和AI制作的微短剧有什么不同?记者在样片中看到,《狂飙!球迷顺风车》场景设置自然,巧妙融入南通城市地标及开发区元素,人物样貌精美,动作流畅,故事情节紧凑完整,创意感十足。

“AI并不意味着一键生成,人还是起主导作用。”导演王文周坦言,每集短短2分钟的AI视频需要用到大量完整的分镜脚本,初期制作时,生成的观众反应要么过于夸张失真,要么缺乏赛事紧张感,光这个细节就磨合了十多个版本。整个制作团队,面对的不是成熟的制作工业,而是一组不确定性很高的模型和算法,必须根据技术去建立不断更新的AI制作体系、脚本、美术、动画。

“我们想把首次尝试留给‘苏超’,也想通过剧中主角为了城市荣誉奋力奔向赛场的精神鼓励当下的年轻人直面困难,勇往直前!《狂飙!球迷顺风车》即是一群人对足球体育的执着,也是我们团队对AIGC短剧未来的冲劲!”园区三颗柚影视负责人杨济妤介绍。

这部剧的创意灵感来自南通球迷,今年6月,南通开发区控股集团面向全社会发起“剧动江海·燃情苏超”主题微短剧创意剧本征集,共收到23部以“足球·城市·梦想”为核心主题的作品,《球迷出租车》拔得头筹。

“用科技来创作,AI制作不是单纯的电脑制作,更重要的是给人力做加法,让一切天马行空的想象都能有实现的可能,能更好地打开创作思路。”制作人潘健表示,在这部微短剧剧本的创作过程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11.18日南京队的爆冷出局,这一突发状况,让原本剧情设定的“南通与南京”决赛的剧情陷入了两难。综合最终呈现效果,团队连夜赶工,以极快的速度将原片中所有“南京”的元素改成了“泰州”,这无异于是二次创作,对于本就紧张的创作周期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但是我们做到了!这在传统的拍摄中几乎是无解的,但AIGC就在这时候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

IMG_257

11月1日是“苏超”决赛,这部AI微短剧《狂飙!球迷顺风车》将上线各大平台,为南通队加油助威。国内深耕AI+体育+微短剧内容的咪咕数媒表示将大力支持该剧上线,并第一时间拿下了独家发行。

此次开发区控股集团的领导更是表示,将首次尝试将看剧与促销费相结合,观众凭“刷剧凭证”将有机会获得旗下餐饮的消费折扣,可谓是技术(AI)、营销都超前,希望这份“苏超热”随着决赛落幕能延续得更久一些。正如剧中所表达的“比赛虽已散场,体育仍旧火热!”

制作人表示,此次的创作过程也如剧情般紧张刺激,一方面和时间赛跑,一方面又要不断调整缺少训练时间的人物变形,还要同时兼顾剧情节奏,可谓难上加难。但也正是有了这次尝试,团队发现当影视化的手法与AI相结合,可以大大提升AI的影视逼真化效果,这也给了团队更明晰的发展方向。未来,我们除了传统拍摄外,会将更多的重心转移到AIGC的创作上,立足本土化生产,扩大宣传效果,为南通AIGC短剧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我们期待此次《狂飙!球迷顺风车》能大获成功,同时也希望观众朋友能理解和包容极短周期下无法避免的细节问题,未来我们会继续精进,争取开发出更多优质的AIGC作品。下一步,我们可能会尝试做一些有关‘张謇’题材”的AIGC,希望能蹭上《张謇》电视剧上映的流量红利!”三颗柚影视负责人杨济妤笑言到。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