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和企业

投资人不爱短剧

短剧是内容行业的富士康。写剧本,选演员,拍摄,后期,环节多,事情杂,都需要大家一起合作,一个人很难完成,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

5年时间,短剧从0找增长到了800亿市值,明年行业有望突破千亿市值。

与行业的火热发展相比,但与此相对的,则是资本市场的冷静。

IT桔子的数据显示,从2021年到今天,资本市场上针对国内短剧公司的投资事件仅有3起,针对海外短剧的融资是1起,少得可怜。

今年7月,华策影视给凡酷文化投资了1个亿。

今年2月,户外短剧平台StoReel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战略投资

2024年8月,掌阅获得睿成投资的1亿元人民币。2021年12月,掌阅获得10亿美元的融资。

2024年7月,中创星耀获得了中大方宏的2000万元融资,声称要做自研短剧平台——中创星耀星耀剧场app,但是app现在已经没有门路了。

与此同时,天眼查的公司股权结构显示。从2022年开始,点众、九州、容量、映宇宙等短剧公司,都在投资短剧的剧本工作室、制作方等。持股数量普遍不多,属于小规模的投资。

也就是说,五年时间里,大的资本几乎很少投资短剧,但短剧的产业性投资一直存在。海外短剧的投资,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行业听着火,往里砸钱的很少。

IMG_256

资本市场不爱投短剧,归根结底还是短剧在商业模式,内容生产特征上,入不了资本大佬的眼。做短剧的人,还没有成为资本的能力。产业性投资的存在,则说明了短剧人还是需要钱的。

01 资本投资短剧,要的是有钱景

在商业市场,资本离钱最近,大家用真金白银选出来的东西,才是真的好东西。现在的趋势,文化行业很多品类,都进入了下降式的发展阶段。但越是这样的氛围下,大家对文化类内容的消费需求,反而是越高的。

投资人投短剧,一般有以下几个目的:

1、公司能上市,投资人有理想的退出渠道和实现资本增值的机会。投资人的股票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交易,将手中的股权变现,拿到很多钱。像今日资本投资京东一亿美元,最终收益达到了二十四亿美元。

2、现金变现,投资人直接拿到公司收益的现金分红。

3、业务绑定,投资人通过投资,增加双方的信任度,以及收益上的绑定。赚钱了兄弟一起分,遇到事情,兄弟一起担。

从短剧行业的发展现状看,投资人投短剧第一个非常难实现,第二个容易踩坑,第三个真不少。

02 头部效应明显,短剧公司想上市太难

上市,减持,拿着高额的现金开启人生的新春天,是无数个体户投资户的人生理想。

上市,融资,让无数股民都成为利益的共同体,拿到更多的资金,精进当下的业务,开拓更大的市场,以达到更好的品牌价值,做出更大的影响力,名利双收。这是无数投资机构、投资者的梦想。

但是短剧上市,它不是你想上就能上。

付费时代的行业龙头,当下的海外短剧一哥点众,努力了十几年,至今还没有完成上市的小目标,曾两度申请创业板上市均折戟。

2019年 6 月,点众科技从新三板摘牌,并在年末首次向深交所递交招股书申请创业板上市,次年点众科技撤回了申请。

2020年 6 月,点众科技第二次申请创业板上市并被受理,此后经历三轮问询,被追问用户重复充值、因签署保密协议无法披露多个关键信息等问题,2021 年 12 月底点众科技主动撤回上市申请材料。

在被问及是否有新的IPO 上市计划时,公司表示目前专注于业务本身。

5年了,点众深耕多年开拓了短剧市场,并在付费时代的同行纷纷倒下的时候,拼尽全力推出了短剧App河马剧场,奈何血条还是不够厚,比红果差太多。

QuestMobile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3月,红果短剧月活跃用户已超过1.73亿,而河马剧场的月活用户达4167万,且在红果频繁推出《家里家外》《盛夏芬德拉》等爆款的同时,河马没有一部出圈的爆款,面临着市场差距被进一步拉大,甚至用户流失的局面。

如今,上市的监管愈发严格,合规难度大,政策法规变化快,短剧公司想上市,更是难于上青天。

IMG_257

路漫漫其修远兮,点众想上市仍需努力。

此外,大部分的短剧公司多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缺乏稳定的商业模式。以A股举例子,想在主板上市的企业,需要做到最近3年净利润累计≥3000万元,且持续盈利。在迭代速度极快的短剧行业,这几乎是难于上青天。光是去年和今年,短剧黑马身边便有大批做投流、付费、男频的短剧公司倒闭或转型。因为跟不上市场而被淘汰。

短剧行业如今有望上市的公司,只有独苗红果。今年5月,红果的月活一度突破1.73亿,把爱奇艺、腾讯视频等老牌长视频平台甩在身后,成为全网用户黏性最强的内容平台。内部,红果整合了抖音短剧的人才,成立了短剧版权中心,进一步简化内容的沟通成本。

这半年红果短剧爆款频出,且每个月给制作方、编剧等分账数过亿,红果砸钱换市场的策略明显见效。短剧红果短剧已经明显破圈,成为字节今年业务增速最快的App。未来,当短剧行业市场更大,且能衍生出更大的商业价值,长出更稳定的商业模式后,红果上市指日可待。

03 自己人互相照顾

过去这两年,不少人找到短剧黑马,说想投资短剧制作,看看有没有好的项目。对于这样的人,我多数都会劝他放弃。需要融资的短剧项目,多数收益不稳定。这个行业一九效应明显,短剧的投资成本也不高。如果制作方连拍摄成本都搞定不了,出赚钱作品的概率也不会很大。与其拿钱去赌一个爆款,不如吃吃喝喝来得更舒服。

当然,如果你花的是别人的钱,当我没说。

此外,短剧公司的小规模融资不少。据媒体娱乐资本论的相关报道显示,“点众系公司多达10家,2023年开始就陆续投资了刚刚好影视、百川中文网等;九州对外投资或合资成立的短剧公司多达17家;映宇宙旗下有美光盛世、快创两家短剧平台,分别持股40%,还有全资子公司海南恒系。”

这些短剧公司的投资,更多还是为了绑定产能,更好地拍剧,大家各取所需,不是说只是为了图钱。

短剧不像是小说,做博主,自己一个人就能完成,再多几个人就是个工作室了。

短剧是内容行业的富士康。写剧本,选演员,拍摄,后期,环节多,事情杂,都需要大家一起合作,一个人很难完成,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与此同时,行业也存在着跳槽多,动荡快,产能不稳的情况。因此,传统的财务投资在此变成了产能投资。平台通过资本注入与制作团队形成深度绑定,这实质上是为应对行业不确定性、保障内容稳定输出而构建的一种供应链防御体系。

圈内人一起玩的游戏,还不能说是投资人爱短剧的表现。

关键词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