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旗下YY直播与七猫达成短剧合作
在短剧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百度通过一系列资源整合动作,进一步深耕短剧市场。
近日,有消息称,YY直播旗下麦絮短剧厂牌与七猫短剧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推出多部精品短剧。此次合作分工明确,七猫方面负责提供IP,YY直播麦絮短剧则承担起提供演员资源和制作的职责。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合作并非偶然,背后有着深厚的资本关联。
早在2019年,百度就投资了七猫小说,使七猫成为百度旗下的小说平台;而在今年2月,YY直播与百度达成协议,百度以约21亿美元现金收购YY直播在中国大陆的视频直播业务“YY Live”。
因此,此番YY直播麦絮短剧与七猫短剧的合作,本质上是百度对旗下短剧相关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彰显了百度深耕短剧行业的决心。
其实,YY直播涉足短剧并非新鲜事。
今年3月,YY直播就官宣成立了短剧厂牌“麦絮”,专门用于自制短剧的宣传和推广。
随后,YY直播迅速推出首部短剧《豪宠娇妻,女主播重生进行时》,这部短剧的女一号由YY女主播担任,充分利用了自身平台的主播资源。
到了9月底,YY直播又推出直播栏目,邀请剧中演员在直播间与粉丝分享幕后故事,试图构建“主播出演短剧-短剧流量导入直播间”的流量路径。
然而,这条流量路径在实际落地时,遇到了不少阻力。
在短剧行业里,虽然跨界入局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做出成绩的却很少。核心问题在于,大多数入局者并没有遵循行业自身的规律,只是把短剧当成短期收割流量的工具,而非需要用心深耕的内容领域。
YY直播在这方面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它做短剧的核心目标,其实是为直播业务引流,而非打造优质的短剧内容。如此一来,YY直播的短剧质量始终难以突破,业务发展也渐渐陷入了瓶颈。
此次百度推动旗下资源合作,或许能为YY直播的短剧业务带来新的突破。
百度早已入局短剧
对于一家以搜索起家的科技公司而言,百度布局短剧看似意外,实则合情合理——
毕竟在短剧爆火的当下,不仅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深耕其中,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乃至美团外卖这类生活服务平台,都已纷纷下场布局。
不过,百度与短剧的交集很早就开始了——
早在2020年,百度就已盯上短剧这一风口,但因内部认可度不足、资源投入有限,相关业务最终陷入停滞。
直到三年后,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内部会议中明确表示“百度和短剧挺合适”,并将“免费短剧”定为主要发展方向,百度的短剧业务才真正进入加速布局阶段。
可是,此时的市场环境已不复往日宽松。
早在2021年初,抖音就已杀入微短剧领域;当百度刚重启短剧业务时,抖音旗下的红果免费短剧已正式上线,且仅用一年半时间,月活用户便突破1.5亿。
2023年,美团、淘宝等平台也扎堆挤进赛道,随后京东、拼多多,乃至众多直播机构、网红主播纷纷涌入,短剧市场的竞争态势愈发激烈。
顶着激烈的市场压力,百度开始密集发力:申请注册“百度短剧”商标,联合多个内容合作方推出“百剧计划”与“百度百科短剧星耀计划”;斥资数百万美元投资AI短剧公司 CreativeFitting井英科技;与点众科技达成战略合作,计划一年内联合推出20部以上精品微短剧;在百度短剧内测Agent对话功能,允许用户与短剧中的角色直接互动……
图源:百度App
自此,百度在短剧业务上的投入早已超越“试水”阶段,而是真正“动了真格”。
今年4月,百度相关负责人直言,短剧是当前内容生态的重点发展方向。据其透露,百度短剧平台已汇聚超2.4万部短剧,且计划在年内从分发、分账、奖励、独播、招商五大维度进行全面升级。
而后,今年6月,百度上线首个免费短剧APP“好看免费短剧”,提供甜宠、闪婚、穿越、悬系、逆袭等多种类型的短剧,和抖音的红果免费短剧APP类似,都主打免费模式。
图源:应用商店截图
不难看出,百度对短剧相当重视,而百度能否在短剧赛道杀出重围,令人期待。
百度动作不断
值得关注的是,百度此次资源整合除了联合打造精品短剧以补充IP题材外,还计划合作一部AI短剧,且将采用百度的AI创作工具进行制作。
事实上,百度在AI与短剧的结合上早有布局:年初便开启了AI转绘能力的免费内测,该功能搭载于百家号,可支持将真人短剧一键转化为漫剧。
当前漫剧正成为行业新风口,百度此时整合内部资源,无疑是想借助自身在AI领域的核心优势,在激烈的短剧竞争中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全力追击这一赛道。
此外,百度无人驾驶业务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百度Q2财报显示,萝卜快跑已驶入香港、迪拜、阿布扎比等全球16座城市,累计提供超过1400万次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安全行驶里程已超过2亿公里,领先谷歌旗下无人驾驶公司Waymo的1.5亿公里(9600万英里)。
此前,《福布斯》杂志刊文指出,Waymo在美国还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但是在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来自中国的萝卜快跑。
而不久前,美国杂志《财富》公布了2025年“改变世界公司”榜单,百度因萝卜快跑上榜。这是百度继2019年之后,再度入选该榜单。
《财富》在介绍萝卜快跑时,这样写道:“2025百度的Apollo Go在未造成一次重大伤亡的前提下,已经完成了1.7亿公里的真实操作。它还运营其机器人轴以补充现有的公共交通,减少道路上对私家车的需求,并缓解交通拥堵。百度也希望针对有更具体需求的人群。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视障人群群体,达到1700万;百度在其平台上引入了“关爱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这一群体。提供中国最受欢迎的桌面搜索引擎的百度正在将Al作为其下一个增长来源,并与Uber和Lyft合作,将其机器人轴推向全球市场。”
图源:东方财富网
综上,不难看出,无论是短剧还是无人驾驶,百度都在积极布局和拓展其AI业务,因此,百度在AI方面的业务收入才能十分亮眼。
财报显示,百度集团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7亿元,百度核心营收263亿元;归属百度核心的净利润为74亿元,同比增长35%。值得注意的是,受益于AI驱动,涵盖智能云在内的AI新业务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34%。
可以说,百度这次算是搭上了AI的车,终于没再“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当然了,在押注AI的同时,百度也有所取舍。
前不久,曾经风靡一时的91助手全面停服,作为百度曾经斥资19亿美元收购的重要资产,91助手的退场说明了,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迈向AI时代,产业竞争的逻辑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只有及时止损和调整,才能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正如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所说,“不是所有的game百度都能去玩、都能赢,所以要搞清楚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如今,乘着AI的风,百度或许会迸发出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