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扼制有“毒”动画微短剧,广电总局发布管理提示强化把关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2025年第四份管理提示,剑指动画微短剧无序传播问题,旨在及时纠正和规范部分作品中出现的价值观偏差等苗头。

9月8日,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2025年第四份管理提示,剑指动画微短剧无序传播问题,旨在及时纠正和规范部分作品中出现的价值观偏差等苗头。

动画微短剧不仅是微短剧形态的丰富和创作空间的拓展,更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的“重要试验田”。AI技术在动画生成、角色建模、场景渲染等方面能极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动画微短剧自然成为其绝佳的应用场景。

但是,随着动画微短剧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其“无序传播” 问题日益普遍。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在真人微短剧领域已被有效纠治的价值观偏差、内容低俗、审美低下等问题,正借由动画的形式“改头换面”、重新出现。这从某种程度上表明,行业的快速发展已经走到了监管的前面,亟需适时推出明确的规则来遏制乱象,才能避免走入“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面。

在此背景下,总局网络视听司关于动画微短剧的管理提示既是对行业乱象的及时回正,也为动画微短剧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方向。

管理提示提出的第一条要求至关重要,它从根本上定义了动画微短剧的管理属性:“动画形式的微短剧”。这明确了动画微短剧的管理归属,即需要遵循网络微短剧的管理规定,消除了平台可能存在的模糊认识,避免了管理上的套利空间。此外,管理提示也明确了动画微短剧的审核流程,即必须严格执行 “分类分层审核” 和 “先审后播” 。这是将真人微短剧领域已经建立起的有效审核机制,全面覆盖至动画领域。任何平台都不能以“这是动画”为借口,逃避事前审核的责任。

这份管理提示的另一大亮点,在于指出了动画微短剧最易出现混淆和风险的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动画形式天生对未成年人有更强的吸引力,容易让他们将其与《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传统动画片等同视之,从而导致“错位传播”。一些可能包含成人化、暴力或不良价值观的内容,若以动画形式呈现,对未成年人的误导性和危害性可能更大。因此,管理提示提出了一个“双重标准”原则:内容审核首先必须符合真人微短剧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尺度要更严、把关要更慎。

此外,管理提示还强调了平台在播出环节的主体责任,以及各省广电局在监管链条中所扮演的“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角色。其播出平台将动画微短剧纳入平台审核机制,不得传播未经事前审核的节目。同时,其也要求各省局加强动画微短剧日常巡查、重点抽查,对辖区内平台播出动画微短剧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将有关情况按月报总局网络视听司。

这份管理提示可以看作是对动画微短剧行业的一次 “精准降温”和 “方向校准”。其旨在用规范引领发展,以秩序保障繁荣。对于创作者和平台而言,新规要求其内容创新必须在合规的框架内进行,尤其是要肩负起社会责任,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对于行业而言,明确的规则能够减少不确定性,淘汰劣质产能,让真正有创意、有品质、正能量的作品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推动动画微短剧从“爆发式增长”走向“高质量增长”。

IMG_256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