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北京证券交易所、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联合出品的金融短剧《K线成长记》在多个网络平台正式上线。根据相关介绍,该短剧围绕着资本市场反腐为题材。上线之后我也看了看,感觉还是有点意思的。今天就来聊聊金融短剧上新,如何看待短剧的风吹到了金融领域。
其实近年来关于金融题材类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也在逐步上新。例如说《繁花》、《城中之城》、《猎金游戏》等等这些。整体上还是有一定热度和讨论度的。尤其是自去年924行情后,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关注资本市场动态,资本市场的走势和运作进一步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相关影视作品自然也会更受观众关注和讨论。
而本次上新的《K线成长记》属于短剧类。我看了下一共11集,大概就半小时左右吧,不算长,故事情节发展得还是挺快的。内容上整体不难理解,突出的监管和宣传主题也很明显。具体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这里就不剧透了。
由于资本市场的敏感性和金融专业性,内容上要看能否接地气,如果拍得太专业,观众看不懂,没有观赏性。但如果拍得太随意,又会漏洞百出,脱离了金融市场运作的实际,很容易整体的口碑就下去了,所以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要想拍好且得到传播出圈并不容易。
尽管不容易拍,但相关影视作品是后续拓展投资者教育的潜在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对于短剧的主要观看群体而言,金融题材类的短剧有望能够更加高效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普及更多投资者教育知识。对中小投资者而言,以短剧的形式向大众剖析过往资本市场上各种违法违规案例,能够让投资者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将做好投资者保护工作前置。
对相关机构从业和监管工作人员而言,此类短剧也有望以提升专业能力和规范职业操守的作用向相关人员进行宣传、推广,同样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整体上起到的是一举两得。
但目前圈内的短视频内容和题材,多数仍属于科普视频宣传为主。而这类视频发布的主体,更多是银行、券商等专业金融机构,内容多数为反诈、营销基础理财知识等。
同时相关机构等受监管合规等因素影响,更多只能是公益宣传广告性质。而再往深一层看,相关机构想要拍一部好的短剧其实并不容易,剧本内容涉及多个业务条线,实际落地上需要跨部门协调。另外,演员的专业性和知名度也影响着最终作品表现和传播力。
整体来看,后续由公益宣传性质向纯金融市场题材的影视作品转变,是未来值得探讨的方向。而影视出品公司+金融机构合作的形式,让金融机构在相关剧本上以丰富的专业和实践经验提供顾问形式支持,可以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文艺作品之余,同时普及和传递更多市场动态和知识,做好投资者交易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