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与评论

风靡全球的《黑神话》、“霸总”、“仙侠”...文化出海靠什么?

网文、网游和微短剧出海都呈现出不错的发展态势。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的数字文娱展区,文化出海的典范案例也在此展出,供参会者参观交流。

2024 年,《黑神话·悟空》登顶 Steam 榜首;今年,互动影视游戏《盛世天下》同样收获了全球好评。

“霸总”短剧更是在近几年席卷了北美,乃至全世界。短剧也成为了继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后,第三类文化出海产品,它们共同掀起了文化出海的浪潮。

在这样的背景下,9 月 25 日至 29 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商务部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召开。博览会的数字文娱展区汇聚了众多相关主体,共同聚焦文化创作与出海的新范式。

与此同时,在杭州同期还召开了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大会,以及在南京召开了南京长三角视听大会。这些大会都将视野放置到了网文、微短剧等文化产品上。

在这些大会上,一些微短剧头部企业也参与其中,探讨了文化出海的底层逻辑与长期发展路径。

IMG_256

01  文化出海“新三样”时代,底层逻辑是IP

网文、网游和微短剧出海都呈现出不错的发展态势。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的数字文娱展区,文化出海的典范案例也在此展出,供参会者参观交流。

登上日本电视台的电视剧《惜花芷》(咪咕数媒出品),其实体书也即将在泰国上市。九州文化也包揽了一个展台,展出了其短剧出海平台 ShortMax 。此外,腾讯、网易雷火等游戏巨头,也霸占了展台的一席之地。

IMG_257

从数据上看,这样的发展态势还将深化。比如在网文层面,根据《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报告( 2025 )》,当前中国网络文学海外活跃用户约 2 亿人,覆盖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地区读者总量占全球 80% ,市场份额超 50% ,北美地区约占 30% ,欧洲、拉美等地正成为新的增长点。在网游层面,据《 2024 年中国游戏出海研究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为 185.5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39% 。

而作为“新三样”的新贵,微短剧展现出了最不可阻挡的迅猛增速。根据 Appfigures 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海外短剧市场总收入高达 10.88 亿美元,同比增长 249% ;应用下载量累计达 5.26 亿次,同比激增 451 %。从规模来看,海外市场短剧仍处于高速成长期,剧目供不应求。

不管是短剧还是游戏,从出圈的文化出海产品里,我们能看到一个共性,它们都以被市场验证过的 IP 为核心。3A 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内核是历经数百年沉淀的《西游记》;动画电影《哪吒》系列是以中国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为依托;风靡海外的“霸总”短剧,则来源于国内的“同款模式”。

国内验证过的爆款短剧 IP 通过翻译制作或本土化改编,在国外市场大多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比如,FlickReels 就将国内爆款短剧 IP《闪婚老板是豪门》进行了重制,先后推出爆款翻译剧《Silver Vows: Suddenly Married to a Billionaire》和本土剧《True Love Waits》。

不过追根溯源,大多数国内短剧仍然是由经过市场验证的网络小说 IP 改编而成。

02  “网文+短剧”,建立IP宇宙需要加码源头引擎

在文化出海“三件套”里,网文更像是三者中的核心。因为网文保留着“源头”,是内容的“第一性”。

以网文为 IP 基础,可以延伸出电影、游戏、潮玩等等文化产品,这里面每一样单拎出来都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比如,由爆款网文《庆余年》改编的同名网剧系列,不仅在国内大火,出海也收获佳绩,成为迪士尼流媒体平台 Disney+ 上有史以来播出热度最高的中国大陆剧。

IMG_258

此外,IP 潮玩在今年也显示出巨大潜力,春节期间,伴随着《哪吒2》的爆火,相关潮玩周边也备受青睐,在市场上广受热爱。像泡泡玛特、名创优品等公司都纷纷与《哪吒2》联名合作,推出手办、雕像、卡牌、文具等产品。

IMG_259

而微短剧更是依托网文改编的丰富储备实现爆发。这也是为什么像中文在线、阅文科技等以网文起家的企业/平台,在开辟微短剧业务层面有天然优势。

但当前微短剧领域内容同质化的问题已经显现,最突出特征就是“一本多拍”的现象。这背后则体现出的是整个行业缺乏优质 IP 、版权成本连年攀升、外部依赖过重等痛点,本质上是产业底层支撑薄弱的表现。因此,文化出海竞争的升维,正从比拼内容制作与流量投放,转向比拼可持续的 IP 创造与运营能力。谁掌握了源头 IP ,谁就掌握了出海航行的舵轮。

对此,行业内一些企业正在试图破局。在 9 月 27 日的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上,九州文化正式宣布了其战略级项目——“网文星计划”,旨在从“源头引擎” 打造 IP 内容生态。

该计划以“三年 10 亿现金补贴”和“亿级曝光资源” 的力度,向全球创作者示诚,并通过保底、买断、分成的多元合作模式,极大降低创作风险,激发创新活力。其核心承诺在于 “全链路开发” ,即优质作品将优先获得短剧、动漫、游戏等形式的改编机会。

IMG_260

上下滑动查看 九州小说“星计划”    

九州文化于今年 2 月架构其小说业务,九州小说业务仅成立四个月,就给出一份硬核成绩单——单月单本作品电子收益突破 10w ,改编短剧收益突破 20w 。九州文化 6 月份上线的爆款短剧《雨后不逢君》(上线当天就登上了 DataEye 短剧热力榜日榜榜首),以及 8 月份上线的《岁暮天雪,愿君冬安》,均由其同名自签小说改编。

IMG_261IMG_262

03  以 IP 为核心的内容产业生态链——从产品出海到模式出海

单点内容的爆火或许是偶然,但体系化的出海能力必然建立在坚实的内容产业链根基之上。

以全球文化企业巨头迪士尼为例,其内容基石是通过自行开发和收购的众多经典 IP,包括迪士尼动画、皮克斯、漫威、星球大战等。这些 IP 通过动画、真人电影、潮玩周边等多种形式持续运营。在出海运营上,迪士尼也非常注重与本土创作者合作,进行文化的创新性融合。例如其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合作的《疯狂动物城:动物城日与夜》短片系列,在这个系统中加入了中国水墨元素。

九州文化作为头部文化企业,也是从这样的成功全球公司借鉴了经验。以“星计划”依托,九州文化要做的是从一家成功的微短剧公司,向一个“微短剧+”生态构建者跃迁,构建起一条以 IP 为核心的内容产业生态链。

纵观九州文化的业务发展史,其实可以看出其全产业链战略布局一直在进行,“星计划”是水到渠成的一步。

在 2021 年,九州文化成立之初,就瞄准了新兴的微短剧市场,随后确立了集短剧生产、制作、发行于一体的一站式平台的商业模式,签约超 300 家制片公司的工业化产能,旨在实现从剧本创作、拍摄、剪辑到发行销售的全流程自给自足。

在出海业务上,九州文化也早早布局,2023 年上线了 ShortMax 海外短剧 App。目前该 App 已经成为海外短剧头部平台, 覆盖了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创下了 7 天流水 120 万美金的战绩。并且在海外短剧制作层面,九州文化也十分注重精准转化和本土化再造。在技术上还运用了自研 AIGC 工具“ Moss ”提升创作与生产效率,为中文微短剧自动生成字幕,批量化生产。另外 ShortMax 还通过中国导演 + 外国演员的制作模式进行本土微短剧开发,去年其自制剧《The Rejected Luna Returns with a Son》也大获成功。

IMG_263

经过上述梳理,可以看到九州文化从初创期的微短剧深耕,到成长期的微短剧出海,再到现在网文小说布局,更属于是“返璞归真”,完成 IP 产业内容的生态闭环。

在这个生态闭环中,网络小说作为“ IP 试验场”为短剧、动漫提供经过数据验证的优质源头,从根源尝试解决现阶段业务发展面临的“内容创新焦虑”。继而,短剧作为“流量放大器”,以其强冲击力和快节奏为 IP 破圈,吸引大规模用户。最终,通过动漫、游戏等多版权开发,实现用户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多次变现”。

这套从“内容反哺”到“流量循环”再到“成本优化”的模型,不仅打破了传统分段式产业链的壁垒,更重构了创作者经济模式,让一个好故事能在一个生态内迸发最大价值。这正是九州为整个数字内容产业提供的范式创新:文化出海的长久之道,在于构建一个能持续孕育 IP 、并能让其自由流动的生态土壤。

当更多企业像九州文化这样,扎根 IP 源头、搭建生态闭环、尊重本土创新,文化出海将不再是“一阵风的爆款”,而是 “细水长流的影响力”—— 最终实现的,是从“产品出海”到“模式出海”。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