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的社交平台,本该是旅游打卡与美食分享的主场,却被一部 “非典型” 短剧刷屏! —— 杭州公安出品的《我在霸总短剧当民警》上线即爆,五集内容总时长不足 10 分钟,既没有流量明星加持,也无需充值解锁,却让网友直呼 “上瘾”“没看够”,连催更的方式都充满 “脑洞”:“再不更新就去浙里办投诉!”
这部打破常规的普法短剧,究竟凭什么圈粉无数?又是怎样的创作故事呢?
01·当 “霸总文学” 遇上民警:反套路剧情笑料与干货齐飞
“天凉了,该让王氏破产了”“这整条街都是我的”—— 提起 “霸总文学”,多数人脑海里浮现的是浮夸的台词、狗血的爱情戏码。但杭州公安偏要 “反其道而行之”,让 “霸总” 从言情剧本里 “穿越” 到现实,变成普法舞台上的 “反面教材”,每一集都用荒诞的剧情戳破 “法盲误区”,让观众在笑声中把知识点刻进脑子里。
第一集,“霸总” 称 “把这条路给我买下来” 遭管家拆台,另有男子给网恋 “女神” 转账 500 万,才发现对方是壮汉,警方提醒 :转账前先认人,拒绝恋爱脑!下载国家反诈中心。
第二集,男生想违法查个人资料证明爱意,女生险为 “高薪工作” 投高额积蓄,警方点出 “招聘与骗局仅隔一层纸”。
第三集 “豪门认亲” 中,假少爷甩 “0% 基因相似度报告” 自证正统,要知道人类与香蕉基因相似度都至少 50%,报告显系伪造,警方警示 :伪造文件直通派出所。
第四集,“霸总” 为追妻超速、强包别墅、炫 “82 年拉菲”,警方表示:酒驾 = 看守所体验卡,自称‘王法’需重学法律”。
第五集中秋特辑,霸总们或救人或签协议,“顾王法” 梗走红,警方提醒 “签合同看字,遇事找警察,防诈骗、勿酒驾”。
五集短剧看下来,网友的评价出奇一致:“笑到打鸣,也学到了不少干货”、“原来普法可以这么有趣,再也不是枯燥的条条框框了”、“建议全国公安都学一学,这波操作太接地气了!”
02·萌新民警主演、98 年编剧:一支 “年轻团队” 的创意突围
这部短剧能火,离不开背后一支充满活力的创作团队。从主演到编剧,再到策划人员,年轻人的想法与视角,让 “严肃普法” 变得鲜活起来。
主演谭明楠,是去年刚从研究生毕业的 “警界萌新”,今年才进入杭州良渚派出所工作。这是他第一次当 “演员”,接到任务时,他秒回 “爱演,我很爱演”,难掩激动与期待。为了演好角色,他提前熟读剧本,反复琢磨台词。
更巧的是,剧中的剧情并非虚构,而是源自日常接处警的真实案例。“拍摄现场欢声笑语,好几次我演着演着都笑出声了。” 谭明楠说,这些场景他在工作中都见过,所以演起来格外有代入感。短剧播出后,他在国庆安保岗位上忙碌时,还被路人认出来:“你是不是短剧里的‘霸总’?” 他笑着回应:“我是真警察!” 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部短剧会这么火。
编剧贾卉是 98 年姑娘,从事公安宣传刚满一年。她爱读小说、常追短剧,深知年轻人喜好,却也担心短剧形式的尺度和 “包袱” 效果。最初她以 “中秋节豪门家宴” 为主题创作,团队讨论后认为需聚焦 “普法反诈” 核心,最终敲定 “我在霸总短剧当民警” 的主题。为让剧情真实,她和团队常去一线派出所收集素材,看到网友反馈 “看得爽”,她直言 “编得也爽”,能让观众轻松学法律,便是对自己工作的最大认可。
网宣科民警虞佳杰,是团队里的 “全能选手”,从策划到后期,都有他的身影。他回忆,短剧的正式拍摄时间定在国庆前,9 月 26 日早上 6 点多开机,一直拍到 27 日凌晨 3 点才结束,“但前期的脚本打磨更耗时间,有时晚上八九点还在改剧本,从 9 月中下旬就开始策划了。”
为了抓住 “霸总文学” 的精髓,团队成员那段时间疯狂刷短剧,研究台词风格、剧情套路,再结合法律知识点进行 “反套路” 创作。“我们用了很多网络梗,一开始还担心大家看不懂,特意在剧里做了呼应,没想到大家都能 get 到,还在评论区互动起来,特别有成就感。”
每天短剧更新后,虞佳杰都会准时蹲在评论区看网友留言 —— 有人自发讨论剧情,有人花式催更,还有人分享自己的反诈经历。“大家能关注到杭州公安,我们真的很开心,也更有创作动力了。”
03·从 “严肃说教” 到 “趣味互动”:杭州公安的普法创新之路
《我在霸总短剧当民警》的爆火,并非偶然,而是杭州公安长期探索普法创新的结果。杭州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处网宣科科长庞振煦,从事公安宣传工作十多年,见证了普法形式的巨大转变。
“以前的普法,多是严肃的说教,比如贴标语、发传单、开讲座,虽然内容扎实,但很难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 庞振煦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家获取信息的方式变了,普法形式也必须跟上节奏。“大家喜欢的永远是喜闻乐见、能切中情感共鸣的内容,所以我们一直在尝试各种创新形式。”
除了这部霸总短剧,杭州公安还积极参与动漫节,在节日节点推出新媒体产品,比如春节的 “反诈红包”、元宵节的 “普法灯谜”,每次都能收获不错的反响。“杭州是座有创新基因的城市,我们杭州公安也想一直走在创新路上。但不管形式怎么变,核心永远是‘把好内容传递给大家,守护好大家’。”
庞振煦眼中,这支团队是 “创新、活力、敬业” 的代名词。“年轻人敢想敢做,愿意去了解网络热点,也愿意沉到一线收集素材。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团队,我们才能做出让群众喜欢的作品。”
如今,网友最关心的问题是 “下一部什么时候上线”。对此,庞振煦回应:“正在努力中,一起期待吧!” 他表示,未来会继续围绕群众需求,创作更多优质的普法内容,让 “安全” 与 “有趣” 并存,让更多人提高法律意识,远离违法犯罪。
04·好的普法,要走进群众心里
国庆假期结束,《我在霸总短剧当民警》的热度仍未消退。有人把短剧转发给家人朋友,提醒他们 “下载反诈 APP”;有人把剧中的知识点记下来,当成 “生活避坑指南”;还有人留言:“原来警察叔叔不仅能保护我们,还这么懂年轻人,太亲切了!”
这部短剧的成功,不仅在于形式的创新,更在于内容的真诚 —— 它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喜欢的方式,把法律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场景,让 “普法” 不再是遥远的 “口号”,而是触手可及的 “安全感”。
正如网友所说:“这样的普法,多来点!” 未来,期待更多地方的公安部门能借鉴杭州的经验,用创意打破壁垒,用真诚连接群众,让普法之路越走越宽,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