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活动

聚焦上海•第七届AI短剧产业大会——AIGC驱动下的文娱产业新纪元

2025年,中国数字内容产业正迎来一个历史性的分水岭。以AIGC技术为核心引擎的“漫剧”(AI动漫短剧)业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细分赛道蜕变为一股不可忽视的产业洪流。

2025年,中国数字内容产业正迎来一个历史性的分水岭。以AIGC技术为核心引擎的“漫剧”(AI动漫短剧)业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细分赛道蜕变为一股不可忽视的产业洪流。它不再仅仅是传统动漫或真人短剧的补充,而是以其独特的成本结构、生产效率与内容特质,正在重塑短剧行业的市场格局、创作范式与商业逻辑。一场关于技术效率与人文温度、规模化生产与精品化创作、本土深耕与全球出海的深度竞合,其帷幕已全面拉开。在此关键节点,定于2025年10月23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七届AI短剧产业大会”,将不再只是一个行业交流的场合,而是晋升为共同制定标准、规划未来、促成合作的战略性平台,标志着短剧产业从一个“流量赛道”正式迈向一个“成熟而多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IMG_256

根据巨量引擎发布的最新行业数据,2025年上半年,漫剧领域已呈现出典型的“供需双旺”爆发态势。在供给端,市场热情空前高涨,2025年4月至7月间,全网漫剧剧目的月均供给量以高达83%的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容,大量新兴制作团队与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需求端,用户市场的接受度与付费意愿更为惊人,同期漫剧的整体播放量与用户点赞量分别实现了92% 与105% 的恐怖复合增长。

行业分析机构普遍预测,2025年中国漫剧市场的总规模将确定性地突破200亿元人民币量级。与之相伴的是,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数量正呈指数级扩张,预计年内将突破数十万家。这表明,漫剧已从一个探索性的内容品类,迅速成长为一个具备完整产业链和巨大商业价值的新兴市场。

漫剧的爆发,根植于其对特定用户群体的深刻理解与精准满足。用户画像分析显示,漫剧的核心受众群体高度集中于20岁至30岁的年轻用户,其中男性用户占比高达90%以上。为满足这一核心群体的心理诉求与审美偏好,漫剧内容整体偏向“强人设、快节奏、高爽点”的叙事模式。“逆袭”、“战神归来”、“玄幻修仙” 等题材,精准切中了年轻男性用户对力量感、成就感与超越现实的幻想需求;而“二次元” 的美学风格与“校园” 题材,则牢牢抓住了他们对特定文化符号和青春记忆的情感联结。IMG_257

如果说用户需求是“拉力”,那么生产端的效率革命则是强大的“推力”。一位资深短剧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道出了其中的关键:“随着真人短剧市场走向精品化,其成本也在日渐走高。仅演员片酬一项,过去男女主演日薪仅需数千元,目前头部演员的日薪已飙升至2万元至3万元,甚至更高。”此外,一部常规真人短剧通常需要至少一周的拍摄周期,期间产生的场地租赁、服化道、后期制作等费用构成了沉重的成本负担。

相比之下,漫剧的生产模式实现了彻底的“轻资产化”。从演员片酬、场地租赁到服化道、物理特效,这些在真人影视中占比极高的成本项,在漫剧领域几乎被降为零。AIGC技术的引入,使得角色生成、场景搭建、动作设计乃至部分配音工作,都能通过算法模型高效、低成本地完成。据行业测算,AI短剧的单集制作成本同比骤降70%。这种颠覆性的成本优势,极大地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释放了海量的创作潜能,是驱动漫剧供给端爆发的根本原因。

比如橙星梦工厂内置的“剧本广场”,提供了5000+部拥有风行独家版权的精品小说剧本,覆盖玄幻、都市、言情、悬疑、科幻等数十种热门题材。

IMG_258

在这里,橙星梦工厂整合了风行自研的多模态AI引擎,将剧本自动拆解为分镜,并智能生成对应的场景、角色形象、动态效果。

IMG_259

同时,平台集成了AI配音、AI配乐、AI音效等功能,能够自动化完成视频剪辑合成。

IMG_260IMG_261

在AIGC技术浪潮汹涌澎湃之际,真人短剧并未如一些悲观预测那样被取代,反而凭借其独特的核心价值构筑了坚实的护城河。尽管漫剧在流量增速上表现惊人,但真人短剧依然牢牢占据着用户打赏总收入的65%高地。

其根本优势在于表演的细腻度与不可替代的情感深度。真人演员通过微妙的表情、眼神、肢体语言所传递的复杂人性情感,是目前任何AI模型难以完全复制的。此外,在IP衍生价值层面,一个成功的真人角色形象因其具象化和明星效应,在后续的影视剧改编、游戏授权、品牌代言等维度上,通常展现出比虚拟角色更高、更成熟的商业潜力。因此,当前的市场格局呈现出一种“技术效率”与“人文温度”并存的二元结构,二者并非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在竞合中寻找各自的生态位。

短剧产业的成熟,最终体现在其商业模式的多元化演进上。早期,无论是真人短剧的免费观看(依靠广告变现)为主,还是漫剧初期的以IAP(应用内付费)模式为主,其商业模式都相对单一。

如今,产业正在向一个以IP为核心的成熟生态演进。一部成功的短剧,其价值不再仅仅局限于播映本身,而是可以延伸至:IP授权与衍生、粉丝经济、为品牌方定制内容、通过本地化改造,将同一IP内容分发至全球不同市场,实现价值最大化。

2025年10月23日,上海。第七届AI短剧产业大会的召开,正处于中国短剧产业从“规模扩张”走向“质量升维”的历史性拐点。因此,本届大会的定位与内涵已发生深刻变化:

从“展示场”到“决策地”:它不再仅仅是新技术、新作品的秀场,更是产业链各方决策者共同制定行业标准、规划未来技术路线图、促成战略性合作的平台。

从“谈流量”到“论生态”:议题将超越单纯的流量获取和爆款方法论,深入至IP生态构建、全球化合规运营、技术创新伦理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率。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