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台

短剧导演“被死亡”,谁该为这场闹剧买单?

浙江省东阳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一男子马某某于9月27日晚为了博取眼球,拼接网络截图并编造短剧导演李某某熬夜猝死的不实信息发布至网络

据澎湃新闻报道,9月29日,浙江省东阳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一男子马某某于9月27日晚为了博取眼球,拼接网络截图并编造短剧导演李某某熬夜猝死的不实信息发布至网络,后引发舆论关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目前马某某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已然成为各方争相竞逐的宝贵资源,它既是机遇,也是财富。然而,流量亦如一把双刃剑,若运用不当,便会伤人伤己。在本案例中,马某某一味追求流量,所发布的谣言不仅给短剧导演李某某带来了困扰,更误导了广大公众,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最终,马某某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落得被行政拘留的下场。

事实上,互联网上类似事件层出不穷。人们在懊恼自己被骗之余,理应深思究竟谁该为这场闹剧买单?笔者认为,造谣者、平台以及普通大众对此均负有一定责任。

首先,造谣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像马某某这类人,为了博取流量,不惜放弃道德底线,为了上台露脸不择手段,却不知这样做只会让自己沦为小丑。谣言不仅给被造谣者带来困扰,对那些轻信谣言的人而言,更是对其信任的欺骗。随着被骗次数的增加,人们对互联网的信任机制将逐渐崩塌,对他人的信任度也会降低,心中筑起防备之墙。长此以往,真实信息将难以获得信任,这无疑违背了互联网建立的初衷,对社会发展构成了重大阻碍。

其次,网络平台同样应当承担相应责任。每当目睹一则则谣言被揭露,我们不禁要问:为何不实信息能够轻易发布?为何谣言能迅速传播?网络平台的审核与监管功能为何形同虚设?一方面,网络平台未能建立行之有效的审核与监管机制,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某些网络平台为了追求所谓的KPI,对那些“劲爆”、猎奇且“瓜”味十足的网络信息采取放任态度,甚至不顾其真实性,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违背了网络平台设立的初衷,对社会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最后,作为普通大众的我们,亦难辞其咎。谣言的传播离不开介质,而我们往往扮演了这一角色。很多时候,由于大众媒介素养的不足,我们难以准确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甚至在接触到不实信息后,未经深思便“顺手”转发,这无疑加剧了谣言的扩散及其危害。正是大众的猎奇心理和对“吃瓜”的热衷,为造谣者与某些平台提供了可乘之机,三方共同织就了“信息茧房”,不仅困住了我们自己,也让谣言乘虚而入。

要破解此局,唯有各方携手共济。相关部门需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力度,并深化对大众的教育工作,着力培养大众的信息素养,从源头上铲除谣言滋生的土壤;网络平台则应积极进行整改、保持警醒,不断优化审核与监督机制,切实履行作为网络平台应尽的责任;而我们普通大众亦需努力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从而有效阻断谣言的传播通道。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网络流量的密码绝不应是谣言,此次马某某的落网,既是对公众的警示,也是对营造清朗网络环境的有力督促。

关键词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