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产业

短剧迎来“续集热”:红利、门槛与未来

外界认为续拍 “借 IP 降风险”,但从业者称其面临多挑战,需平衡投入与回报。成本上升是突出问题,虽有 “复用场景降本” 的想法,实际却相反。

近期短剧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续作开发趋势, “续集” 题材显著增多。《云渺 4》收官后,其系列续作《云渺 5》预约量更是破210万;《掌生 1》上线 18 天续集即接续播出;《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 2》首日播放破 10 亿,后续较快达 30 亿规模,其续作《太奶奶 3》预约量甚至突破 500 万。据不完全统计,8 月红果平台超 15 部短剧发续集预告。从依赖 “一次性爆款” 到布局系列化 IP,短剧行业完成转变用时不到一年。但 “续集热” 下行业表现不均,部分续作延续热度,部分未达预期。这些高预约、高播放成绩背后,既有行业红利,也有风险,“续集”模式正将其带入更成熟的发展阶段。

IMG_256

01·

续拍的核心门槛:三大条件筛选合格选手

能在 “续集赛道” 稳定发展的短剧,通常需满足三条件。一是 “前作市场认可度”,播放数据、用户反馈、平台热度为关键。已播 7 部系列化短剧首季均登红果热度榜首位:《云渺》首季充值超 5000 万,《太奶奶 1》观看破 10 亿,《寒门小状元》开播次日进热力榜前列。而《没关系是家人啊》虽获好评,因数据不及头部,续拍仍在评估。

二是 “题材延展空间”,直接影响续作潜力。传统言情剧因模式固定、情感线有限,难撑多季;荒年囤粮、修仙探案、家族振兴等题材凭开阔世界观成热门。小众题材如《傩戏》《邪物典当铺》也有突破,《邪物典当铺 2》上线吸 18 万观众,评论区 “期待后续” 显小众题材续拍积累受众的可能。

三是 “平台技术支持”。《云渺》出品人洛古特提及,早期小程序难承载系列化内容,红果平台为季播提供条件:数据追踪反馈用户偏好,推荐机制精准触达前作观众,“正片结尾加续集预告” 成爆款常规操作。红果预约功能助力预热,为播放打下基础。

02·

续拍的现实困境:一场需平衡投入与回报的探索

外界认为续拍 “借 IP 降风险”,但从业者称其面临多挑战,需平衡投入与回报。成本上升是突出问题,虽有 “复用场景降本” 的想法,实际却相反。《云渺》导演介绍,从首部 “单场景” 到第四部 “多场景 + 自建水井”,布景成本渐增;主演日薪从 7000 元升至 1.2 万,拍摄周期从 7 天延至 9 天,部分续作成本达首部 1.5 倍。洛古特解释:“观众对续集期待更高,需提升制作维持关注,续拍是增投入非降成本。”

IMG_257

创作难度亦显著,需保前作特色留老观众、简背景吸引新观众,还需要避套路化。《太奶奶 2》剧本策划到定稿用一个多月,衔接主线并设计新内容;《云渺 4》剧本经 3 次调整,优化悬疑案件避重复;《荒年 2》增过渡剧情、用闪回交代背景,解决 “开篇慢” 问题。

周期与团队协调也有难点。续拍需在 “快上线” 与 “保质量” 间平衡:《玄门小祖宗修仙回来了》两季间隔不到三周抓热度;《云渺》《老千》等头部 IP 重质量,《老千 2》创作到上线用四月,《云渺 2》仅剧本打磨用一月。演员档期难协调,《云渺》主演王小亿称 “短期不拍第五季”,而平台型公司因有签约艺人,在资源整合上更具优势。

03·

系列化的行业价值:短剧向优质内容转型的重要方向

尽管面临很多挑战,系列化依然是短剧行业实现转型的重要选择,也是短剧摆脱 “过度依赖爽点” 标签的关键路径 。以往单季时长在 120 分钟左右的短剧,难以充分展现复杂的人物成长历程与情感层次,而系列化创作模式为其提供了更广阔的内容呈现空间 。像《云渺》采用 “主线叙事 + 单元案件” 模式,将修仙探案情节与对人性的深入思考有机结合 ;《太奶奶》在 “家族振兴” 主线之外,巧妙融入家国情怀元素,第二季中 “科技助力发展” 的剧情设定,成功让作品跳出传统 “反转打脸” 的固有框架 ;《一品布衣》以 “乱世小人物成长” 为核心主题,凭借更贴近正剧的叙事风格,收获了 “群像刻画鲜活”“家国情感动人” 的良好评价,其续作预约量突破 200 万,这一数据充分反映出观众对优质内容的强烈需求 。

IMG_258

系列化还为中腰部 IP、小众题材提供机会,打破 “头部垄断”。此前行业陷 “重复创作” 内卷,系列化让《黑月光她满口谎言》(首季收藏 44 万)回本即续拍;《傩戏 2》等小众作品续拍积几十万受众。同时助演员立标签:王小亿凭 “云渺” 成修仙女主代表,李柯借三部破 10 亿短剧立行业认可度,形成 “IP 与演员互促” 循环。

当然,短剧系列化仍处探索期,有改进空间:多依首季数据定续拍,缺长期规划;IP 运营单一,少前传、番外;观众流失明显,《云渺》三四季收藏不足首季 1/3,维粘性待解。如《太奶奶》团队所言:“不预设季数,有需求、有空间就打磨,为观众传温暖是初衷。”

IMG_259

从《太奶奶 3》预约破 500 万,再到《云渺 5》预约达 238 万,短剧 “续集热” 带来行业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创作考验。它推动短剧从 “短期消费内容” 向 “长期 IP” 转型,让行业明白:优质系列化非 “复制流量”,需靠持续创新与真诚表达获长期认可。未来随行业探索深化、模式完善,短剧系列化有望健康发展,推动 “短剧 IP 生态” 从概念落地,创更大价值。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