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短剧

抖音VS红果:AI漫剧播放量差百倍,从业者该如何选择

在短剧行业,抖音端 AI 漫剧与红果端漫剧的播放量差距堪称 “次元壁”—— 前者头部作品单周播放破亿,后者头部仅百万级。

短剧行业,抖音端AI漫剧与红果端漫剧的播放量差距堪称“次元壁”——前者头部作品单周播放破亿,后者头部仅百万级。

这种差距背后,是平台生态、收益模式、从业者选择的三重博弈,这也为我们AI漫剧首发选择提供了一个参考。

IMG_256

以上数据来源:短剧自习室周榜|漫剧端原生热播版(10.20-10.26)

IMG_257

以上数据来源:短剧自习室周榜|漫剧红果热播版(10.20-10.26)

1、播放量悬殊的核心原因:平台基因决定内容命运

流量底盘:

抖音以超7亿日活的流量统治力,成为内容“放大器”。其用户覆盖全年龄段,且二次元、泛娱乐用户基数庞大,AI漫剧(如《地狱模式你能活到第几关》单周新增播放1.17亿)能借助算法推荐快速触达目标人群。红果则是垂直短剧平台,月活约1.66亿,用户以“下沉市场短剧爱好者”为主,对AI漫剧的认知度、接受度远低于抖音。

头部作品《规则怪谈我选择叛逆》单周新增仅112万,流量天花板一目了然。

2.内容供给:

抖音端:发行方如“巨有趣”“漫谭动漫”具备成熟的工业化生产能力,能快速产出《我在末世当老板》这类融合“系统、末世、爽文”的爆款漫剧。

红果端:多为中小团队制作的沙雕漫,题材集中在“穿越、修仙、土味逆袭”,且有一定的同质化。

算法逻辑:

抖音算法以“完播率、互动率(点赞/收藏/分享)”为核心,只要漫剧在“黄金3秒”抓住用户眼球,就能进入流量推荐池,形成“爆款虹吸效应”。红果算法更侧重短剧的“爽点密度”(如一集多个反转),对AI漫剧的推荐逻辑尚未成熟,甚至存在“倍速观看会降低权重”的限制,进一步压缩了漫剧的流量空间。

IMG_258

2、收益差距:从“暴利”到“微利”的商业鸿沟

抖音端:

付费+广告+电商+IP衍生的多元变现付费解锁:付费解锁是端原生漫剧的收益来源之一;广告分成:抖音漫剧可插入“贴片广告+信息流广告”,头部作品单集广告收益可达数万元。电商带货:通过“漫剧同款周边(如《开心锤锤2025下》的衍生玩具)”或“剧情植入商品”实现变现,客单价高、转化链路短。IP价值:爆款漫剧可衍生漫画、小说、长剧,例如《我在末世当老板》已启动实体漫画出版,版权方收益呈指数级增长。

红果端:

单一广告分成的“薄利模式”红果漫剧目前主要依赖“看广告解锁剧集”的分成模式,虽然目前开启了带货内侧,但总体还是相对单一,版权方/发行方的收益基本“看天吃饭”。

3、从业者选择:平台赛道的“双向策略”

1.首发优先选择抖音端的场景

手握爆款IP/成熟团队:若有头部IP,或能实现“日更2集+AI工业化生产”,果断选择抖音,冲击亿级播放量和多元变现。主打“年轻化、二次元”题材:如“校园系统漫剧”“国风仙侠漫剧”,契合抖音Z世代用户偏好,易成爆款。

2.首发可布局红果端的场景测试

小众题材:若想尝试“乡村逆袭”“中老年修仙”等下沉题材,可先在红果小范围测试,验证市场反馈后再决定是否升级制作、投放大平台。清理库存内容:若有积压的“土味动画短剧”,可通过红果的“长尾流量”回收成本,避免内容资源浪费。

对从业者而言,抖音是“造星场”,适合押注爆款、追求高收益;红果是“试验田”,适合低成本试错、填补市场空白。

唯有看清平台逻辑,才能在短剧赛道中找到自己的生存坐标。

关键词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