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说话

2025前三季度微短剧上大屏CVB收视数据报告

近期又专门印发“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内容供给”的21条举措,推动大小屏联动,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增强了供给能力,扩大了传播效果。

今年以来,广电总局大力推动精品创制。近期又专门印发“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内容供给”的21条举措,推动大小屏联动,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增强了供给能力,扩大了传播效果。

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微短剧在卫视频道端作品供给与收视规模同步增长,收视数据涨势迅猛、潜力可观;精品化程度高,现实题材领跑大屏收视;卫视频道和网络平台协同传播,助力微短剧有效放大声量。

一、作品供给与收视规模同步增长大屏微短剧收视数据涨势迅猛、潜力可观

2025年1月至9月,卫视频道微短剧播出数量增长显著。播出总量达94部,部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61.5%,覆盖31个卫视频道,频道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87.5%。其中,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湖南卫视、北京纪实科教四个频道播出量超10部。

IMG_256

收视表现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卫视频道微短剧累计收视21.6亿人次,收视规模达到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值得关注的是,微短剧在电视所有类型节目中的收视时长比播出时长高出10.7%,这说明微短剧上大屏,正处在供不应求的增长态势中,发展空间广阔。

同时,卫视频道布局微短剧力度全面增强,北京卫视、浙江卫视、广东卫视、河北卫视、河南卫视、吉林卫视等9个卫视频道有固定播出时间带,7个卫视频道设置了常态化的微短剧剧场。其中,“品质东方·微剧场”“大芒剧场”“海豚微剧场”收视人次过亿;“奔腾微剧场”开播后,频道时段收视率环比提升64.5%,微短剧成为拉动频道收视增长的新动力。

IMG_257

二、大屏微短剧精品化程度高现实题材领跑大屏收视

前三季度共有42部作品收视人次超过千万,数据显示,大屏端收视好的微短剧作品普遍具备两大特质:

一是制作水准精良。4K超高清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如《狮城山海》以电影级质感在CCTV8播出,收视率1.245%、收视人次达到4.6亿,创造了微短剧上大屏以来的最高收视纪录;《舟楫千里号歌来》在北京卫视收视2123万人次;《破晓》在江苏卫视收视率最高位列同时段地方卫视节目第一。

二是现实题材受欢迎。在千万级以上收视人次的“爆款”作品中现实题材占70%,其中文旅主题爆款数量位列第一,占比26%,总收视2.1亿人次,《和你的桃花源》《山有九色念有卿》《春风不改旧时波》《G331号秘境来信》《河北48小时》等文旅微短剧在全国多地保持收视领先。

IMG_258

家庭情感类爆款数量位列第二,占17%,总收视1.9亿人次。如贴近百姓生活的《欢喜一家人·爱在一起》在湖南卫视播出,观众忠实度达频道晚间平均水平5倍;东方卫视播出的《午后的玫瑰》以0.353%的收视率登顶省级卫视微短剧榜首、《夫妻的春节》累计收视2869万人次,多集收视率冲至同时段地方卫视节目第一,印证了“共情”是留住观众的重要因素。

非遗主题作品爆款数量位列第三,占比7%。《四时花开》运用AI、CG技术再现传统戏曲之美,前三季度在CCTV11收视5455万人次。

三、协同传播助力微短剧有效放大声量

在总局的直接推动下,今年前三季度多家卫视与网络平台开展联制联播,取得丰硕成果。献礼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微短剧《去桃花盛开的地方》在大小屏同步播出,首播轮卫视端收视超5600万人次,且收视曲线持续走高。大小屏同步播出、聚焦不同受众需求采取不同宣发策略,形成了重要的协同传播、话题共振的传播效果。

IMG_259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