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产业

济南长清区规划建设全省领先的微短剧制作中心和视听产业集聚区

济南市长清区积极把握网络视听产业发展新机遇,在省、市广电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大力推动微短剧产业集聚发展,依托突出的区位和人才优势全力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良好发展态势。

近年来,济南市长清区积极把握网络视听产业发展新机遇,在省、市广电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大力推动微短剧产业集聚发展,依托突出的区位和人才优势全力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良好发展态势。

IMG_256

IMG_257

一是产业基础优势明显。人才储备丰富,长清大学城内10所高校设有18个艺术设计类学院,4所高校设有影视传媒类学院,相关专业人才总量超过5万人。区位交通便利,长清位于京沪高铁与济郑高铁交汇处,便于产业要素流通和项目协作。文旅资源富集,区内拥有灵岩寺、齐长城遗址、津浦铁路遗存、方峪古村等多类场景,已打造标准化取景地30余处,为影视创作提供丰富素材与拍摄支持。

IMG_258

IMG_259

二是拍摄场景建设完善。全区重点布局两大核心拍摄基地,持续强化硬件支撑。长清区微短剧拍摄基地(清影基地)已建成投入使用,拥有2800平方米室内摄影空间,设置60余个高频实景影棚,涵盖都市、公检法、医院等热门剧集场景,并可联动园博园、电影幻城等优质外景资源。山影(长清)城市电影制片厂正在积极建设中,未来将聚焦主旋律与国风奇幻题材微短剧创作,引入AI辅助制作系统,致力打造影视工业现代化新高地。

IMG_260

三是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已引进网络视听类企业350余家,成功吸引山影传媒、满格影业、红石榴文化、时刻互动、欢禧传媒等一批优秀制作机构落户。区内已形成覆盖内容创作、拍摄制作、后期特效等全流程产业链条,涌现新视觉数码、东寰影业等代表性企业。产业成果逐步显现,两部儿童电影《光语少年》《重生》拍摄完成,微短剧拍摄基地已签约微短剧60余部,其中11部已顺利杀青。

IMG_261

IMG_262

四是政策与服务机制健全。长清区高度重视微短剧产业发展,成立由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牵头,文旅、融媒、工信、投促等多部门参与的网络视听产业工作小组,统筹推进产业发展。率先在全市出台《济南市长清区扶持微短剧发展的若干措施》(济长政发〔2025〕1号)及其《实施细则》,从基地建设、内容创作、精品奖励等8个方面提供实质性支持。组建区级协拍中心,编制《长清区微短剧拍摄一站式服务手册》,加快推进演员公寓建设,全面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IMG_263

五是未来发展目标清晰。长清区计划在三年内建设成为全省领先的微短剧制作中心和视听产业集聚区。下一步将加快推进清影、山影两大拍摄基地建成投用,增强服装、化妆、道具、群演等配套服务能力,推动微短剧与电商、文旅、教育等业态融合创新。依托西城软件园,建设省级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技术协同和资源共享。持续深化与优酷、爱奇艺等头部平台合作,吸引编剧、拍摄、制作、发行等全产业链企业落地,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全面强化政策落地,完善审查服务与协拍机制,深化与山东艺术学院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加强人才供给与就业环境建设,为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