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遍追求数量和热度的短剧市场上,熊和兔是一个追求少而精的独特厂牌。比起做成一个更大规模的短剧制作公司,熊和兔的两位创始人熊巍和王雨薇更在乎的是,作品能否有创新的价值和独特的表达。
正是这份坚持,让熊和兔在高度同质化的短剧赛道中,走出一条不宽却深、直抵人心的路。从《江南时节》《声色犬马》到《痴人之爱》,他们用“有效叙事”和“电影感画面”,让每秒情节都承载密集信息,成为观众眼中的“浓缩版短剧细糠”。
那么,熊和兔是如何找到并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向的?这一期,我们与熊和兔的创始人熊巍展开了对话,探寻短剧创作除了跟随潮流以外的另一种可能。
一、不跟风,不重复,做自己
熊和兔厂牌创立于2023年,由熊和兔影视公司孵化而来。两位创始人王雨薇与熊巍,皆是影视后期领域的资深从业者。王雨薇曾操刀《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警察荣誉》等作品的剪辑;熊巍则担任调色师及DI总监,调色作品有《隐秘而伟大》《警察荣誉》《白鹿原》等。
创始人的专业背景,决定了厂牌的核心基因——具有电影质感、真实落地、题材新颖的精品短剧。其首部竖屏短剧《步步深陷》,是一部女性悬疑复仇题材作品,于2023年上线。彼时短剧市场更偏重强情绪、快节奏的“爽剧”类型,女性悬疑复仇这一赛道几乎空白,《步步深陷》初期的市场反响并不理想。
市场冰冷的反馈,让熊和兔团队一度对创作方向产生怀疑,然而几个月后,该剧凭借扎实的内容与观众口碑,热度逆势回升。这次“从失败中复活”的经历,让熊和兔团队坚定了走差异化创作路线的信念。熊巍说:“我们不能走别人的路,而是要走自己的路。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都有路可走。”
在2024年早期发展阶段,熊和兔与编剧芭了芭蕉达成合作,陆续推出多部兼具热度与口碑的女频精品短剧。如《江南时节》,以“双强姐弟恋”为看点;《声色犬马》则主打“高智商豪门权斗”。这两部作品在风格上与传统女频爽剧迥异,不仅在画面构图与调色上呈现出电影级质感,剧本层面也强调人物的复杂性。在表演上,角色之间的情感张力饱满细腻,不少观众感叹“像是看了一部微缩版电影”。
2025年,熊和兔在内容影响力更上了一个台阶,凭借《痴人之爱》在全网掀起热潮。该剧于5月20日上线小红书后,相关话题讨论量突破2亿,成为平台现象级短剧。
《痴人之爱》以真实落地的情感叙事为基底,融合“灵魂互换”的悬疑设定与“叔嫂恋”的禁忌张力,精准击中当代女性观众的观剧爽点。其高智商的悬疑氛围与贴近现实的情节逻辑,也高度契合小红书平台上一二线城市精英女性的审美偏好。
谈到《痴人之爱》的创作思路,熊巍表示:“我们很早就开始开发这个故事了,当时之所以选择‘叔嫂文学’这个题材,是因为‘叔嫂文学’本身拥有一批稳定的受众,我们认为这类题材天然具备传播潜力。再加上小红书本身具有强社交属性,用户乐于分享与互动,就进一步放大了内容的影响力。”
今年暑期档,熊和兔又推出了《盘中餐》《无药而愈》等创新题材的短剧。《盘中餐》是主打“反情感欺诈”的女频短剧,《无药而愈》则主打双向救赎、病娇拉扯的风格调性,讲述了心理疾病病人爱上自己心理医生的故事。
熊巍表示,“《无药而愈》聚焦心理议题,题材本身具备高代入感与社会讨论度;情节中设置的“疯批”元素,也比《痴人之爱》更具实验性。但这个就到我们的临界点了,因为随着疯批元素的增加,受众也会随之减少,如果再疯批一点,可能就会更文艺向,我们就比较难把控了。我们还是希望在短剧的创新性和娱乐性之间找一个平衡。”
接下来,熊和兔将推出主打“谍海双强”的谍战短剧《暗潮涌动》,主打“反抗AI控制”的《囚鸟之恋》等短剧,这些新的类型故事,是熊和兔在创作广度上的又一次突破。
在当下同质化、标签化较为严重的短剧市场中,熊和兔是少有的不跟随潮流、也不重复自己的短剧厂牌。“我们并不擅长复制别人,因为那样永远无法超越别人。我们选择坚持讲述自己的故事,创造潮流,而非追随潮流。在我看来,盲目跟风或许能带来一时热度,却会逐渐消磨团队的原创力与进步空间。”
熊巍表示,“因此在创作思维上,我们始终看重‘差异化’的价值。真正的差异化往往源于个性表达,而非对固定赛道的重复开发。在一个看似‘安全’的领域里竞争,虽然表面成功率高,实则难以突围。因为当一种内容被过度消耗,便失去了最初的魅力。”
二、小而精的差异化路线
在短剧市场的头部厂牌中,大多数公司规模都比较大,如听花岛团队规模已经超过200人,在短剧的制作上也走的是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的路线,海鱼星空、百川中文等厂牌也是属于规模接近百人左右的厂牌,而熊和兔团队规模不足50人,在当前的头部厂牌中属于“小而精”的类型。
在熊巍看来,现有规模恰恰适合持续产出精品内容:“如果一味追求规模扩张、走完全工业化的路线,厂牌的独特性和内容品质可能就无法保障。我们不愿以口碑换取规模的增长,更希望保持自然的节奏,不刻意追求短剧数量的提升。”
目前,熊和兔每月产能为1到2部,核心出品项目甚至数月才推出一部。熊巍坦言:“我们也希望提高产量,但不想通过同质化内容或‘一本多拍’来实现。我们更愿意坚持打造与众不同的精品。”这种对品质的执着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出数量,却整体提升了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目前短剧市场的每月上新短剧数量非常多,观众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会优先选择精品短剧观看。因此熊巍指出:“只有坚持做精品,才能在市场中拥有存在感,否则只能沦为‘陪跑者’。而精品短剧制作成本较高,若盲目提升产量,团队精力分散,将难以维持每部作品的高水准,进而严重拉低ROI。所以适度控制产量,反而让我们创作更从容,也有助于提高整体回报率。”
目前,熊和兔主要合作的短剧平台有抖音、红果和小红书。在合作过程中,熊巍明显感觉到三个平台的风格调性迥然不同:“抖音多以付费内容为主,题材类型比较偏向于强情绪的爽感剧;红果目前仍以女频内容为主,也在尝试拓展男频短剧;小红书则主打具有社交属性的精品定制短剧,数量不多但质量高。”
站在当下这个时间点,短剧似乎既年轻旺盛,又面临着增长迟缓的危机,目前短剧市场的用户增速已经放缓,资源向头部集中,尾部很多从业者已经被淘汰出局,熊巍认为短剧行业即将面临一轮大洗牌。
“短剧市场在经历爆发式增长后,将逐步进入冷静期,大量制作方面临盈利挑战,能在行业低谷中存活下来的,一定是那些专注精品、深耕垂直赛道的团队。因为随着短剧内容越来越丰富,观众的选择越来越多,审美也会愈发挑剔,会更加偏好那些垂直细分的内容。未来短剧内容必将走向深度垂直,就像长视频平台那样,各类制作方依靠鲜明标签,锁定对应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