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数据显示,全球微短剧市场呈现显著增长趋势。根据行业报告,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短剧应用内购收入已接近7亿美元,市场规模预计短期内将达到百亿美元级别。目前已有超过300款相关应用上线,累计下载量突破4.7亿次,市场潜力巨大。
一、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制作能力成为关键
随着海外市场对微短剧内容需求的不断提升,中国制作团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据了解,国内部分制作公司的海外订单量已实现显著增长,从2024年的全年4-5部,增加到2025年截至目前近20部的水平。这一变化反映出海外市场对中国制作能力的认可和依赖。
二、两种主流合作模式
目前市场主要存在两种合作方式:
成品内容输出:将已制作的短剧进行翻译和本地化适配后,直接投放海外市场
定制化代工生产:根据海外合作方提供的剧本和要求,提供全流程制作服务
后者因其更高的定制化和专业性,正逐渐成为市场主流需求。
三、供应链环节存在明显缺口
尽管市场需求旺盛,但目前供应链多个环节仍存在供给不足的情况:
外籍演员资源:尤其是具备专业表演能力、符合海外市场需求的演员相对稀缺
本土化改编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文化差异,进行剧本适配的创作团队供不应求
多语种服务:高质量的翻译和配音服务尚未形成规模供应
全流程制作服务:能够提供从制作到交付一站式服务的专业团队数量有限
四、产业配套日趋完善
国内拍摄基地建设已具备相当规模。以西安某影视基地为例,该基地占地面积达15000平方米,设有150余个专业拍摄场景,日均最多可接待11个剧组同时拍摄。完善的配套设施为短剧制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也面临着档期饱和、资源紧张的情况。
五、理性看待市场机遇
尽管市场前景看好,但从业者仍需注意以下方面:
文化差异带来的内容适配挑战
海外市场偏好和监管政策的变化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带来的利润空间压缩
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需要时间积累
海外微短剧市场为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相关企业应当客观评估自身优势,理性布局供应链环节,在抓住市场机遇的同时,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准,以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