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河南省短剧产业大会暨绿地剧引力短剧基地成立仪式在郑州举行。本次活动在河南省文化产业协会指导下,由河南小微企业商会短剧专委会与绿地中原事业部联合主办,郑州市文化市场行业协会、郑州微电影协会协办。政府、行业、媒体及企业代表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一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升级的重要时刻。基地成立不仅是绿地集团在场景与产业融合方面的深度探索,也是河南加快文旅文创融合、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具体实践。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微短剧产业发展,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郑州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此次绿地短剧基地的成立正是对该战略的积极响应。
资源焕新 激活空间价值
在当前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文化消费迅猛增长的背景下,短剧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形态,正以其创作灵活、传播高效、受众广泛的特点,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据统计,2024年河南备案短剧数量突破8000部,同比增长超60%,占全国总备案量的三分之一,市场规模已突破30亿元,并保持年均40%以上的高速增长态势,成为河南省数字经济的新名片。绿地集团自2004年进入河南市场以来,已累计投资超2000亿元,成功开发了多个城市地标与高品质项目,包括高端写字楼(如绿地千玺广场、郑东绿地中心)、商业综合体(如绿地新都会、绿地天空之城)、五星级酒店JW万豪及众多精品住宅。绿地中原积极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丰富多样的空间资源与运营优势,通过对存量楼盘及商业空间(如短剧基地落位的绿地滨湖国际城)进行内容化、场景化改造,打造集拍摄、制作、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化短剧实景基地。这些多元化的场景可精准覆盖各类短剧题材的拍摄需求,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一站式创作环境,极大提升了空间运营效能与资产价值,预计每年可承载超过1000部短剧的拍摄制作需求。
生态聚合 助推产业升级
短剧产业链条长、覆盖范围广、带动效应强。河南已初步形成以郑州为核心,辐射洛阳、开封等地的短剧产业集群,汇聚了超过800家相关企业,仅2024年直接带动就业已超2万人,间接拉动文旅、餐饮、服装等相关行业消费超50亿元。绿地短剧基地建成后,将吸引编剧、导演、制作、技术、演出等全产业链资源加速在郑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助力河南构建中原数字文创产业新高地。同时,通过“短剧+文旅”“短剧+商业”等融合模式,生动讲述河南故事、展示城市形象,进一步释放文化消费潜力,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跨界联动 实现共赢发展
此次绿地中原与河南省文化产业协会、河南省小微企业商会及包含三笙万物、乐不可吱在内的数十家头部短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以基地为物理载体和资源枢纽,实现“空间+内容”“资源+创意”的深度融合。2024年河南已出台《关于促进短剧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设立10亿元文创产业基金重点支持短剧创作。这一合作不仅为短剧企业提供稳定、优质的创作场景与服务支持,也进一步提升了绿地资产的运营效率与品牌影响力,开创了“企业得益、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的多赢局面。
站位新时代 服务新格局
立足新时代,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更新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绿地短剧基地的建立,是绿地集团融入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重要一步,也是其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的具体行动。未来,基地将持续发挥平台聚合与产业引领功能,推动短剧产业向专业化、精品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为河南打造全国领先的短剧创作高地和文创产业标杆持续注入新动能。绿地集团将继续以开放、共赢的理念,与各方携手共进,共同谱写中原文化繁荣与产业升级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