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衢江短剧产业闪耀长三角高新视听博览会
“2025长三角高新视听博览会”在南京拉开帷幕。衢江区作为浙江省唯一受邀的县(区)级代表亮相博览会,向全国展现了在短剧新赛道上的创新成果与蓬勃活力。副区长洪宇率团参会。


永康人自己拍的短剧《丽州城事之急诊室的故事》上线
《丽州城事之急诊室的故事》讲的是急诊室医师护士和一堆病患的故事,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许家家产的二三事》《我重生了,这一世我的爱人死了》《潘总,您的夫人又双叒叕要闹离婚》……

保定文旅微短剧《刷爆保定美食,我的人生圆满啦》全网热度超8000万
由保定市莲池区影视家协会出品的微短剧《刷爆保定美食我的人生圆满啦》在红果平台上线,上线后短剧在各大网络平台迅速走红,成功引发全民关注,在全网热度突破8000万,成为现象级爆款短剧。


微短剧《沈阳1931》登陆央视频 聚焦 “纪念抗战第一枪” 主题
《沈阳1931》聚焦 “纪念抗战第一枪” 主题,由中视纵横辽宁微短剧文化产业基地在辽宁省广播电视局的指导下立项发起,联合杭州喜阅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制作。


国内首部“昆曲+文旅”非遗短剧《玉见梁辰鱼》在央视频上线
该剧主要讲述的是现代肿瘤研究员高玉见与明代戏曲家梁辰鱼,因奇妙的量子纠缠相遇。在这个过程中,两人相互扶持,一同突破科研困境与艺术桎梏,最终实现文化传承与自我救赎。

FIRSTx小红书“红镜短剧计划”颁奖礼落幕精品系列短剧年内上线
在短剧市场规模预计超650亿元的行业背景下,「红镜」拒绝对狂欢锦上添花,而是选择在竖屏时代重新定义短剧价值,开辟一种「小而承重」的叙事可能。

防范非法证券活动微短剧《股东来了》获得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
《股东来了》防范非法证券活动微短剧,即将陆续登陆第一财经、视频号、抖音、芒果TV、红果、B站、东方财富、咪咕、梧桐稳智视频号和小程序等平台。

AIGC悬疑探案短剧《致命油画》上线,剧情与视觉双重革新
作为浙江星光影视集团打造“星光智影”梦工厂“4+1”业态的首部落地作品,剧集以“艺术+悬疑”为特色,设置多层次人物困局,剧情多重反转,跌宕起伏。


纯AI动漫短剧《武极天尊2》即将上线,魔方集团打响品质升维战
AI漫剧《武极天尊2》的推出,更预示着AI漫剧领域从“实验性尝试”迈向“工业化生产”的关键转折。在漫剧,乃至是短剧行业,由AI引发的“供给侧革命”或许即将到来了。



首届微短剧研究学术论文工作坊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
以“繁星指数”品牌IP为抓手,学院精准对接现实需求,量化考察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所取得的切实效果,并以此为突破口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的新增长点。


短剧《惊梦:古韵的新生》在长春人文学院开机
微短剧《惊梦:古韵的新生》在长春人文学院举行开机仪式。该剧由吉林省翰墨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吉林省星宸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长春人文学院传媒学院联合摄制制作。




央视评“霸总”短剧:传递“金钱至上”“不劳而获”社会价值观
9月28日消息,央视网在公号发布一篇名为《央视网评|微短剧如何跳出“霸总”的套路》,称“霸总”盛行背后,其实是微短剧“短平快”“流量第一”的商业逻辑。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强调研微短剧产业和影视基地发展情况
罗强一行先后到四川网络文学产业园、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繁星大片场”微短剧拍摄基地,详细了解园区和基地的发展、运营模式以及微短剧的拍摄、制作、发行、备案审批等情况。




山海星辰出品微短剧《绣缘》荣膺“最佳微短剧”奖项!
首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短视频短剧推介表彰活动暨“影视小屋”揭牌仪式在新疆隆重举行,广西山海星辰出品的微短剧《绣缘》从千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膺“最佳微短剧”奖项!


“跟着微短剧学经典”创作计划重点AI微短剧《尼山岩岩》先导片发布
在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之际,由省广电局指导,山东数字文化集团、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策划创作并联合出品的AI微短剧《尼山岩岩》发布先导片。


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点赞西藏微短剧《去桃花盛开的地方》
国家广电总局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微短剧行业健康稳定向上发展。《狮城山海》《去桃花盛开的地方》等一大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微短剧呈现出题材更丰富、制作更精良的发展趋势。

92岁游本昌与红果短剧达成战略合作,幕后玩法值得收藏!
在郑州举行的微短剧大会上,游本昌女儿游思涵宣布,游本昌已经跟红果短剧达成协议。她表示:“我们已经与红果短剧达成战略合作,在济公首播40周年,将以意料不到的方式出现。”



微短剧《贝家花园的秘密》热播,再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抗战传奇
由北京广电局指导的“北京大视听”重点网络视听文艺作品——精品微短剧《贝家花园的秘密》定档9月27日,红果短剧平台、北京广播电视台官方客户端“听听fm”同步上线。

从微短剧到线下乐园与AI 爱奇艺悦享会的一年之变
在去年此刻,龚宇用大量篇幅描述了“长短之变”,宣布“不会像微短剧行业现有的做法一样将90%的收入用于投流,而是计划与优秀创作团队合作,将超过70%的收入给到制作方”。



